一张图片清晰地表达了深层次的水土流失问题:由于遭到侵蚀的沟边不断有断裂的土块掉落到沟底,原本埋在地下的通讯光缆也由于沟蚀不断发展而被迫架起了一段明线。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阎百兴指着一些图片讲解:“我们十分清楚地看到了水土流失发生的过程:侵蚀沟底是黄色的土石,之上是三四米不等的黄土母质,黄土母质之上是约10~30公分不等的黑土。”
从去年9月开始,阎百兴所在的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组对东北黑土地部分区域的水土状况作了一次细致的梳理。之后,他们交出的总结报告有这样一段记述,“大小兴安岭林区森林砍伐、植被退化后土壤侵蚀发展速度惊人,作为生态屏障,应引起足够重视。目前,大兴安岭南段表现为山上土层几乎流失殆尽,石质风化壳出露,降雨易产流、在山麓形成侵蚀沟。大兴安岭中、北段过去森林植被发育好、土层较厚,但植被被破坏后,特别是近20年来形成了较多的侵蚀沟,加之冻融作用强烈,诱发重力侵蚀,侵蚀沟沟壁陡峭,沟壁后退、沟床加深及溯源‘三维’侵蚀均在强烈发展之中。”
这一现象在内蒙古呼伦贝尔盟的牙克石市尤为突出。牙克石地处大兴安岭北麓,满语是“要塞”之意。牙克石市是随着林业的开发、建设而发展起来的,森林采伐业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森工之都”。据统计,从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开发以来,该市共为国家交售商品林近7亿立方米。
考察小组以牙克石市免渡河南山小流域为例做了较为详细的剖析。免渡河镇南山小流域原为大兴安岭林地,林木采伐后为次生林地,1960年开始开垦,那时土质肥沃,有机质含量高达7%,成为种植蔬菜的良田。到了1965年,耕地面积已达3240亩。但是,从1969年开始,情况急转直下,由于不合理的种植、坡度陡、土壤抗侵蚀能力弱等因素,耕地上出现了大面积水土流失。据调查测算,中度以上侵蚀面积1908亩,其中强度侵蚀980亩。
水土流失造成了坡面富含有机质的表土流失,耕地丧失了生产力,这一地区从1975年开始发生了被迫弃耕的状况,到今天耕地已经缩减至1100亩。另外,弃耕地非但没有得到自然的修复,并且由于对弃耕地块没有采取有效的治理和保护措施,水土流失进一步加剧,从面蚀发展到沟蚀,形成了长达250~400米、宽2.0~8.0米、深1.5~4.5米的三条主沟及数十条支沟。正是从这数条沟中科研人员解读了这个小流域的水土流失持续发生发展过程。据介绍,这种现象在牙克石市220万亩耕地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
考察组成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宝元在《考察纪行》中说:“看了这个现场,黑土地的水土流失触目惊心,让我很吃惊,心情也十分沉重。人们对黑土地水土流失的认识远远没有对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的认识深刻,保护黑土地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阎百兴说:“生产建设活动对水土流失的发生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一是森林资源的过度砍伐,造成森林生态系统的不平衡,涵养水源能力的下降,林缘退缩,林地面积减少;二是寒带植物生长缓慢,原始森林的次生化、次生林带的草甸化,导致森林气候异常、水源涵养能力下降,表现为持续的干旱、降雨时空分布的更加不均、山洪灾害频发、水土流失加剧。”
“更关键的问题就是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耕地面积急剧增加。以次生林坡地毁林和河谷湿地开川排涝方式垦荒,这个市耕地面积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到上世纪末不到20年时间里,从不到100万亩增长至近200万亩。大面积机械化耕种,又基本没有采取任何水土保持措施,表土流失,致使水土流失日益严重,导致河道淤积、埋压农田、冲毁公路。”
通过实地考察,针对上述一系列问题,科研人员提出了一套大兴安岭山区的治理模式:荒山治理,挖水平坑,栽种樟子松、山杏和柠条等。考察组建议,在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区域,适当进行生态移民。同时,加强荒山荒坡的承包力度,延长承包年限,可到50~100年;解决好水保林间伐的审批程序,使树木、树种得以及时更新,使承包户的经济利益得到保障,吸引更多的人投入到水土保持建设中。
“更大的问题是,同其他地区相比,黑土区水土流失长期监测和水土保持科研还比较薄弱。目前,对黑土水土流失的系统监测还比较少,相关的研究文献还不多,缺乏点、面上的系统研究,许多科学问题还未得到解决,严重影响水土流失的防治和治理措施的推广。”阎百兴指出,目前迫切需要在水土流失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的估算方法及其指标体系,水土保持措施效益(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估算方法及其指标,水保措施的水资源效应评估方法,如何利用经济手段来防治黑土的水土流失、黑土水土流失中主要驱动力的作用过程与机理等方面加强研究。
在这一系列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时,大兴安岭山区的沟壑还在日益加深。
(王莉萍)
来源:科学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