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首颗红外天文卫星 上天寻找外星人

王朝科普·作者佚名  2007-03-2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同时探索星系起源和演变,观测生涯预计约为550天

2月22日,日本南部的鹿儿岛县内之浦宇宙空间观测所,“M-5”型火箭携带日本首颗红外天文卫星“ASTRO-F”发射升空。

综合新华社电(记者钱铮)日本首颗红外天文卫星“ASTRO-F”于当地时间22日凌晨从鹿儿岛县内之浦宇宙空间观测所升空,踏上了探寻宇宙起源的征程。

该卫星长和宽约为2米,高近4米,重约952公斤。搭载的主要仪器有液氦冷却型红外望远镜、远红外测量仪和红外相机。依靠上述仪器,“ASTRO-F”卫星每半年就可以将整个天空一览无余,也可以对特定天体进行定向观测。“ASTRO-F”的观测生涯预计约为550天。它将探索星系的起源和演变,利用红外线波可以穿透宇宙中的尘埃等特点,承担研究恒星从诞生到灭亡的全过程、寻找神秘的褐矮星和可能存在智慧生命的太阳系外行星系等任务。

任务1

探索星系起源演变

红外天文卫星的远红外观测装置将进行回溯宇宙“婴儿期”的系统探测,探索这些活跃星系的起源和演变。

任务2

关注恒星的一生

红外天文卫星将关注恒星诞生和灭亡的过程,找出其中的机制。由于可见光会被星系中的尘埃挡住,而红外线却可以穿透尘埃,因此刚诞生的恒星用红外线观测会显得非常明亮。

任务3

寻找褐矮星探索暗物质

通过这颗卫星探测低温、暗淡的天体,科学家希望能确定星系中褐矮星的质量和数量,揭开暗物质的真面目。暗物质在温度和亮度上都与一般恒星相差甚远,难以观察,却构成了宇宙90%以上的质量,寻找暗物质是当代天体物理学的重大课题之一。

任务4

搜索太阳系外行星系

红外天文卫星可以探测到1000光年外的原始行星系圆盘的放射,观测行星系从圆盘中诞生的过程。太阳系外究竟是否存在有生命活动的行星系?这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任务5

发现新彗星

红外天文卫星或许能发现许多新彗星。它通过观测彗星本身放射的红外线,有望新发现50多颗彗星。

美英等国合作于1983年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红外天文卫星“IRAS”,科学家根据它的数据绘制了首张“宇宙地图”。

来源:《新京报》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