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尔尼诺可能威胁非洲粮食供应

王朝科普·作者佚名  2007-03-2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本报讯 在本周出版的《美国科学院院报》上,科学家发表研究称,由于全球变暖造成厄尔尼诺现象不断加强,非洲2000多万人的粮食供应将受到威胁。

过去,厄尔尼诺现象大约每4到7年出现一次,但是很多气候学家担心,不断加剧的全球变暖会使厄尔尼诺现象更加强大和频繁地出现。美国阿林顿千年研究所的Hans R. Herren等人研究分析了非洲农作物和牲畜40年的产量记录,他们发现,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与玉米、高粱、粟和花生类植物的年产量变化存在联系。

玉米产量所受影响最大。在多个非洲国家,发生厄尔尼诺事件的年份中,玉米产量出现下降。在南部非洲,强厄尔尼诺事件发生的年份,作物的产量甚至下降20%到50%。

研究者总结说,对于整个非洲,玉米产量的变化将影响两千万人一年所需的食品数量;大米、高粱、粟和花生的产量变化将影响2000万到3000万人的食品供应。他们认为,如果要降低这种影响,可以采取加强灌溉、改变土地使用,包括栽种多种作物等手段。

研究者指出,西非作物产量因厄尔尼诺事件而下降的幅度要小一些;记录还表明,在非洲西北部,高粱和花生类植物产量在厄尔尼诺年出现增长。此外,木薯和小麦的产量似乎没有受到厄尔尼诺事件的影响。

来源:科学时报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