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国际标准研制方面获突破进展 重要技术标准研究专项通过验收

王朝科普·作者佚名  2007-03-2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本报北京2月26日电 “‘重要技术标准研究’专项的顺利验收成功,标志着我国在国际标准研制方面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改变了我国长期以来参与国际标准制定能力较弱的被动局面,为我国实质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在2月26日举行的“重要技术标准研究”验收会议上,科技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李学勇对该专项给予了高度评价。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蒲长城、国家标准委主任刘平均分别代表专项组织部门出席了会议。

会上有关专家指出,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使技术标准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尤其加入世贸后我国产品频繁遭遇到以标准形式出现的贸易技术壁垒限制,影响了我国综合竞争力的提高,对我国经济发展已构成潜在威胁。

面对这种形势,科技部提出实施“人才、专利和技术标准”三大战略。2002年,为切实落实技术标准战略,科技部在“十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中专门设立了“重要技术标准研究”专项,由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作为组织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刘平均提到,为实现专项总体目标,专项组织部门联合300多家科研机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70多所高校,50多家行业协会,联想、海尔等400多家企业的4000多名科研人员,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共研制出国际标准31项,国家标准816项,建立检测方法175项,获得专利312项,建立了20多个各类标准化信息服务系统,以及近百个示范基地并培养出了一大批标准化人才。

参加会议的验收专家组一致认为,该专项首次全面研究了我国标准化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制定了中国发展的标准战略目标和措施,提出了新型国家技术标准体系的建设和实施方案,积极推动了我国现行标准化体制的改革和完善。

该专项积极探索标准研制机制的创新以及运用技术标准维护国家利益的途径。确立了我国在相关产业技术领域发展的主动权,推动了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从而带动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全面提高,成为实施“人才、专利和技术标准”三大战略不可或缺的重要举措。

记者 贾婧

来源:科技日报网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