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啥会打哈欠 哈欠为啥会传染 累困不是主因

王朝科普·作者佚名  2007-03-2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调查显示,人们在睡前打哈欠的平均次数,比睡醒后打哈欠的次数少得多;睡前伸懒腰的次数也比睡醒后伸懒腰的次数少得多,所以,累、困都不是打哈欠的主要原因。

是不是因为血液中的氧气不够多,才需要打个哈欠,把空气吸进来补充氧气呢?这个说法也是错误的,实验显示,人们在含二氧化碳多的环境里打哈欠的次数,并不比在正常的环境中多。

很多时候,人打哈欠是因为无聊。但是,过于紧张也会让人打哈欠,即将上台表演的音乐家或演讲者,常常以打哈欠来缓解紧张。

打哈欠是一个人人都会、一旦启动就无法中途停止的动作。最近的一项研究指出,通过超声波扫描,可以看到胎儿在母亲肚子里打哈欠的影像。可见,打哈欠是我们生来就会的行为,是个无意识的神经机制的反射动作。

几乎所有动物都会打哈欠。猫咪睡前睡后哈欠连连,一副自我感觉良好的样子;蜷伏在草丛里一动不动的蛇,常常打完哈欠再行动;水中的河马会先打个哈欠,之后再从水中走出来;河东狮吼人人皆知,其实,狮子也只不过是打个哈欠罢了;大大小小的猩猩都会打哈欠,有的还会用手盖住嘴巴,以免被别的猩猩误解为侵略行为。

从种种证据看来,打哈欠应该是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发展得相当早的行为,它的生物特性十分明显:看见别人打哈欠,自己免不了也“哈唏”一下,其实就是生态学者尼古拉斯·丁柏根所说的符号刺激和动作释放的关系。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相信,打哈欠的感染机制和动物模仿行为的神经机制有关系。最近,认知神经科学家通过对磁共振造影影像的研究,发现打哈欠时的脑部活动区和我们表示同情时的脑活动区域是一致的。也就是说,打哈欠的“传染”现象,可能代表了一种无意识的心智模仿。

(曾志朗/据《科学美国人》2006年2月号)

来源:青年参考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