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诺奖评选团成员与清华学子齐聚一堂。他们说,中国人接下来最有希望赢得的奖项是文学、和平领域的。图为评选团成员在会后接受中外记者采访。(蔡代征/摄)
昨天,4位来自瑞典的诺贝尔奖评选团成员来到清华大学,为大学生详细披露了诺奖评选的整个过程。在演讲结束的时候,评审委员肯定地说,“清华学生在今后40年内会得诺奖。”(蔡代征/摄)
诺奖评选团成员昨天对话清华学子
神秘而又光芒四射的诺贝尔奖是如何评出来的?什么样的人可能会得诺贝尔奖?昨天,4位来自瑞典的诺贝尔奖评选团成员来到清华大学演讲并回答学生提问。在演讲结束的时候,评审委员肯定地说,“清华学生在今后40年内会得诺奖”。
●诺奖评审过程保密期限50年
昨天,清华大学主楼报告厅座无虚席,一场关于诺贝尔奖的“揭秘”行动正在进行。4位诺贝尔奖评审委员在清华大学演讲并与学生“对话”。
“每一次诺奖评选前,我们首先要收到提名,每一年大约有3000名科学家能获得诺奖提名,由我们委员会来决定最终结果。在评奖中,我们最看重这项成果给人类带来的利益,对人类有什么影响。在50年内,评审过程都是保密的。”
●诺奖直面学术造假
“韩国教授黄禹锡造假的事情对于诺奖评选有什么启示?诺奖评选中是不是也有可能出现科学发现造假的情况?”清华学生谈到“学术造假”问题。
评选团表示,我们因此会评选此前经过实践检验的一些科学发现获得诺奖。“我们评选的不仅仅是一个‘发现’,而且要证明这个‘发现’是真实的,了解‘发现’所带来的影响。获得诺奖可能会是25年前的发现。所以,获奖可能会需要25年的时间。”
●“诺奖需要大量资金和时间支持”
怎样才能获得诺奖?评选团提出,首先,要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另外,要投入大量的时间来工作、来思考。有足够的资金很重要,研究者必须要有一个环境不去考虑怎么能获得资金。特别是如今世界上很多人都在做同样的研究,背后的支持因素很关键。
“我们发现,诺奖获得者都很有创造力,有开放的心态,有勇气去尝试创新。”
●中国女科学家有得奖可能
“我想(中国人接下来)可能会在文学或是和平方面获奖。另外,中国的女科学家有可能会得奖。”评选团说。
在演讲结束的时候,评选团大声表示,“希望今后会有中国人获诺奖。我们认为,清华的学生在今后40年内一定会获得诺奖。”评审团还幽默地说,“我告诉你们获奖的‘秘诀’,对瑞典人好,找到你的专长,找到好的合作伙伴。”(代小琳)
来源:北京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