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龙号返航 首份中文版南极地图绘就

王朝科普·作者佚名  2007-03-2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25日上午11时,伴随着一声声的汽笛声,航行131天、2200余海里,经受住极地恶劣环境考验的“雪龙“号极地考察船,在安全圆满完成科学考察和后勤保障等各项工作后,成功返回长江口锚地。

据悉,执行此次科学考察任务的“雪龙”号科学考察船是目前我国唯一的一艘能在极地海区航行的破冰船。该船总长167米,宽22.6米,自重11400吨,总吨位14997吨,满载排水量达21025吨。功率为17920马力,最大航速18节,续航能力达18000海里。由乌克兰赫尔松船厂于1993年3月25日建造完工。

该船原设计为北极地区多用途运输船,具有较强的破冰能力。能以0.5节航速,连续冲破1.2米厚的冰层。船装可调式螺旋桨,航行时操作灵活,有利于破冰。用E级钢板制作的船体,即使在零下40摄氏度的严寒气候条件下,也不会变形。

“雪龙”号科考船

据此次南极科考队领队魏文良透露,本次“雪龙”号是中国第22次赴南极进行考察,此次南极之行科学家们完成了挺进格罗夫山地区探寻陨石、为无名岛峰命名、绘制首份中文版南极地图等30多项科考任务和8项后勤保障任务。

魏文良介绍说,南极大陆只有极少数未被冰雪完全覆盖的山脉峰峦,格罗夫山就是其中之一。中国是最早考察格罗夫山的国家,但由于条件所限,对这一神秘区域的考察还仅是冰山一角。

而此次考察格罗夫山是历次考察中派人最多、学科覆盖最为广泛的一次。按计划,此次考察科考人员在格罗夫山共收集陨石5354块,突破了前三次考察收集陨石数量的总和。其中还收集了包括我国科学家发现的第一块月球陨石,较好地完成了找寻南极陨石的任务。

此外,参与科考的科学家还绘出格罗夫山准确地图,而这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崔健 崔建玉 李燕)

来源:《东方早报》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