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大连视窗4月4日电王金海、张世安报道:3月29日,一批新研制的配套轴承从瓦轴集团发到鞍钢集团。3月中旬,为鞍钢集团260吨耳炉配套的国外进口轴承出现质量问题,直接影响到生产。接到求援后,瓦轴集团立即组织科研人员进行技术攻关,仅用10天时间就开发、生产出第一批救急的轴承。今年1—3月份,瓦轴集团共研制新品种175个,平均每天就诞生2个新品种,其中80%以上是替代进口的高新技术产品。依托技术创新,瓦轴不仅成为国内同行业真正的龙头老大,而且已经跻身于世界轴承行业的先进行列。
通常情况下,轴承被看作是装备制造业中的零部件。“这是个误解。”瓦轴集团董事长王路顺说,“在发达国家,轴承被列入精密制造业之首。”瓦轴素有中国轴承工业摇篮之称,60多年发展历程,让瓦轴人率先明白了技术含量的内涵:只有依靠技术创新,才能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十五”期间,瓦轴累计投入技术开发和技术改造资金达6.49亿元,完成轴承新品种开发3800个,改造老产品1100个,替代进口产品1200个,其中46%的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其余的品种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有8个新产品获得国家技术进步奖,获得省级以上的技术进步奖18项,申请专利88项,是建国以来的9倍;技术创新累计形成新的市场增长点超过20亿元。
去年,瓦轴集团实现销售额36亿元,比“十五”初期的年销售额翻了一番。“这一番完全是技术创新贡献的。”王路顺介绍说,企业持续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使瓦轴从根本上建立起适应市场发展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早在1996年瓦轴就建立了企业的技术中心,当时的技术中心更像个科研单位,单一的工程技术人员从事着课题式的研究,结果是投入了大量科研经费却得不到应有的产出。2000年,瓦轴集团建立起三重技术创新体系:管理者队伍创新体系、科研队伍创新体系和技术工人队伍创新体系。该体系要求,管理者队伍能够描述出市场需求的产品基本思路和特点;在原技术中心重组科研队伍,只保留了150人,确立了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品为对象的研发机制,使市场和产品成为企业的研发主体;鼓励技术工人,在一线生产过程中从小到技术革新大到重大工艺的改良进行技术创新。同时,建立起技术创新的各种分配机制,包括技术创新项目的奖励与管理、技术专利的奖励与管理、人才管理,设立了技术进步奖励基金和总经理特别贡献奖等,其核心是以技术创新对企业的贡献率来衡量技术创新水平的高低。新的技术创新体系的建立,为瓦轴集团注入了活力,企业在短短5年间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00年,为了适应中国铁路提速的发展,“TL2000计划”全面实施完成,瓦轴成为中国惟一一家能够全方位提供铁路机车、客车、货车和城市轻轨列车轴承的企业,并在中国铁路5次大提速中,全面满足了需求,结束了中国铁路提速轴承完全依赖进口的历史;2002年,以EMQ轴承为代表的国际一流水平的电机轴承成功实现批量生产,国内轴承业独家达到美国军用电机轴承标准;同年,精密滚珠丝杠副一期改造项目,实现由日产1800支扩大到2800支,产品全部实现出口;从2005年11月2日起,瓦轴集团开始向铁道部小批量提供的重载轴承开始装车实验。到目前,瓦轴集团产品销售遍及北美、东欧、西欧、亚洲,并成功打进世界500强企业,出口额占销售额的15%;最值得欣喜的是,瓦轴的一些中高端出口产品,一改过去中国轴承产品只能成为发达国家售后服务配套产品的历史,而打入国外主机市场,成为部分知名跨国公司装机的首选轴承。2004年,在国家工商总局公布的全国43件“中国驰名商标”中,瓦轴集团的ZWZ商标名列其中,成为中国轴承行业迄今为止惟一获此殊荣的企业;2005年,ZWZ品牌轴承成为“中国名牌”产品。去年,瓦轴集团启动了重大装备精密轴承等十大技术改造项目。同时,瓦轴工业园在距老厂3公里处开工建设。据介绍,工业园将全部生产高新技术产品。今年3月,瓦轴集团全面启动以重大产品项目研制开发为主要内容的“063”工程,将目前已经承揽的重大项目和具有潜在市场急需研发的产品立项,加速进行以发展装备制造业产品为重点的产品结构调整。
来源:人民网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