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家发现已死亡的恒星也能孕育行星

王朝科普·作者佚名  2007-03-2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新华网北京4月6日电 综合新华社驻洛杉矶记者陈勇、驻华盛顿记者曲俊雅报道,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个天文学家小组5日宣布,他们借助美宇航局的“斯皮策”太空望远镜,首次发现了已死亡的恒星周围正在孕育行星的直接证据。

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上撰文称,“斯皮策”望远镜在距地球1.3万光年的天后座观测到一个名为“4U 0142+61”的脉冲星,这颗脉冲星是一颗恒星于10万年前坍缩后的产物,质量的上限相当于20个太阳。而脉冲星被一个总质量约为地球10倍左右的尘碟所围绕,尘碟的半径1600万公里左右。这种尘碟通常见于新生的恒星周围,是行星诞生的地方,而脉冲星是恒星演化末期的中子星,又被称为“恒星的尸体”,传统上认为它周围不会再有新的行星诞生。

近年来,一些天文学家发现了脉冲星周围可能有行星诞生的若干迹象,但在“斯皮策”此次在红外线频段捕获尘碟的微量热辐射之前,他们一直没有直接证据。

恒星“死亡”、坍缩成脉冲星的过程,伴随着物质的极度压缩和高能射线大爆发。在这一过程中,恒星周围的行星不可能幸免于难。天文学家认为,“4U0142+61”周围的尘碟,由原先运行在它周围的行星系毁灭后的残余物质构成,从中又有可能诞生新的、性质非常奇异的行星,可谓行星“第二次生命”的开始。

领导这一研究的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查克拉巴蒂指出,脉冲星周围充满高能射线,而行星竟然能从此诞生,表明行星诞生的过程在宇宙中“广泛存在”。(完)

来源:央视国际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