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科技发展进入重要跃升期 科技人员居世界第一

王朝科普·作者佚名  2007-03-2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科技发展进入重要跃升期。2006年全社会科技研发总支出达3000亿元,比上年增长22%,占GDP的1.4%;政府科技拨款稳步增加,其中中央财政科技拨款达716亿元,比上年增加19.2%。”科技部部长徐冠华今天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说了这番话。他指出,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迅速缩小,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大大增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国家创新体系初步形成,我国科技事业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

科技人员总数世界第一

2005年我国已拥有科技人力资源总量3500万人,居世界第1位;全时科技研发人员136万人年,居世界第2位。“十五”期间,45岁以下中青年科研人员占研究队伍总人数的近80%。在863计划的课题负责人中,45岁以下的中青年专家达到55%以上。在2005年国家科技奖的获奖者中,45岁以下的中青年科学家占到60%。一支充满活力的中青年科技人才队伍正在迅速成长,已经成为我国科技事业的中坚力量。

科技论文被收录总数世界居前

我国科技论文被国际3大检索系统收录的总数已居世界前列,特别是SCI收录的中国科学家论文数已与英、德、日三国相当,其中纳米领域论文引用数位居世界前列。

一批重大技术被攻克

近年来,我国在载人航天工程、“歼十”飞机、超级计算机、核心软件、集成电路装备、大型燃气轮机、超级稻育种技术、新药创制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以信息领域为例,曙光4000A高性能计算机、“龙芯2号”64位高性能CPU通用芯片、“银河麒麟”计算机操作系统、0.1微米等离子体刻蚀机和大倾角离子注入机等高端技术的突破,为改变信息领域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奠定了基础。在生物技术领域,超级稻育种技术继续保持世界领先;“十五”期间,863计划共有15个品种获得一类新药证书,109个新药品种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发明专利授权量升至世界第4位

从2000年到2005年,中国发明专利的授权量由世界第13位提高到第4位,国内发明专利授权量也从世界第8位上升到第4位。“十五”期间,仅国家863计划就申请专利22000项,其中发明专利17000项;获得专利授权600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3700项,获得授权的专利数是“九五”期间总和的5倍。这种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国家高新区自有技术产品占七成

以国家253个高新区为例,国家高新区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9%,高新区企业研究开发经费总额达到802亿元,占全国R&D经费的40%左右,高新区企业4万多种产品中自有技术的产品已超过70%。国家高新区已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增长、促进结构调整的重要引擎。

此外,实施以我为主的国际科技合作也有新的发展。经过5年的艰苦谈判,正式加入了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发布了《“十一五”国际科技合作实施纲要》,对今后一个时期国际科技合作工作进行了部署。颁布了《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规划纲要》,正式启动了“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在医药、信息通讯等领域形成了一批重要的国际科技合作基地。(陶世安)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