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造太阳”实验装置通过国家专业验收

王朝科普·作者佚名  2007-03-2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新华网合肥1月25日电(记者 蔡敏)我国新一代“人造太阳”实验装置--位于合肥的全超导非圆截面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近日通过了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中科院各专业组验收。

EAST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同时具有全超导磁体和主动冷却结构的托卡马克,历时8年、投入约2亿元建成。EAST在2006年9月建成后迄今已经进行两轮物理实验,在第一轮实验中,获得了电流超过500千安、时间近5秒的高温等离子体。正在进行的第二轮实验中,不仅成功多次放电,而且首次获得了时间3.7秒的非圆截面等离子体。

EAST专业验收组由中国科学院基本建设局副局长戚强担任组长。来自有关方面的19位专家分建安、档案、财务、工艺设备4个专业组,检查了EAST项目相关子系统及项目档案。4个专业组一致认为EAST完成了国家发改委、中国科学院相关文件下达的建设任务,其实验成果实现了预定的科研目标,具备了验收条件。

据了解,在通过各项专业验收之后,中科院、国家发改委近日还将对EAST进行全面的国家验收。

1983年,我国政府从发展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的战略出发,开始实施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建设项目计划。在近20年的时间里,我国已经投资25亿元,在核物理、天文、地学、生物和信息等学科(领域)建成十多项国家重大科学工程。核聚变实验装置是目前在建的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之一。

来源:新华网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