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持续罕见低水位使珍稀动物面临生死存亡

王朝科普·作者佚名  2007-03-2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新华网合肥1月23日电(记者蔡敏程士华)背鳍高耸、形同一叶帆舟的胭脂鱼,并没有像它的外形一样“一帆风顺”。浩浩长江一反常态,持续近半年的罕见低水位,使得这位“赤红女郎”失去了产卵的浅滩,本就濒危的命运更为雪上加霜。

安徽芜湖市渔技站站长邓朝阳说,胭脂鱼喜欢在一些水流稳定的浅滩觅食、产卵。上世纪70年代,渔民还把它称为“杂鱼”,即使网到也要挑出来扔掉。如今,作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人们连看它一眼也变得不容易了。

受流域降水量小和上游来水较少的影响,长江中下游水位自去年夏季以来,一直处于百年来同期最低水平,汛期抗旱、枯水期延长。进入今年1月,芜湖、安庆段水位一度降至一米以下,海事部门连续发布安全预警。

长时期的低水位使得长江珍稀动物面临生死存亡。曾经被誉为“芜湖三鲜”之一的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长江鲥鱼,十多年来资源日渐衰竭,如今已临近灭绝。

芜湖市渔政管理站站长杨庭水介绍说,江海洄游型鱼类鲥鱼每年4月至6月从大海沿江上游产卵,孵化后的幼鲥鱼秋后顺江入海。长江中下游长时期的罕见低水位使得大量水草丰富、水温适宜的浅水区干涸,而这些地方恰恰是幼鲥鱼的天然索饵场。

有专家还指出了另一种担忧,那就是水位过低大大增加了船舶对动物的伤害性。水位过低致使白鳍豚、江豚等珍稀水生物的活动和觅食空间都随之减少,它们被船只螺旋桨打死打伤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因为水流量减少而加剧的污染问题,被认为是对动物种群的另一种致命性破害。铜陵市水利局副局长查日华介绍说,水位降低,长江水流量减少,而排入长江的污水并没有减少,长江对污染的稀释能力随之降低,水质变差。

长江是中国淡水鱼类的基因库,共有370种鱼类。然而,最新调查显示,长江流域已有20多种鱼类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生物专家和渔业部门呼吁,如不尽快采取保护措施,长江水域生态将呈“荒漠化”趋势。

来源:新华网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