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科技手段将用于三峡河段监管 确保通航安全

王朝科普·作者佚名  2007-03-2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新华网宜昌1月14日电(肖一、刘敏)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副局长邱健华在14日召开的三峡水域通航安全工作会上说,2007年三峡通航局将运用更多的科技手段强化过程监管,提高对事故及险情的预控能力,以及快速反应和处置能力,确保日益繁忙的三峡河段通航安全。

2006年,三峡坝区发生了两起影响较大的水上交通事故:8月31日,“鄂仙桃货0368”号运煤船触损在三峡船闸内搁浅,致使北线船闸断航10多小时;10月13日,“巴峡”号与“航鲟668”轮在三峡坝上曲溪口水域发生碰撞,“巴峡”号沉没7人失踪。

2007年,三峡河段船舶通航密度将进一步增加,三峡船闸单线运行预计将延续至5月,三峡库区首次在汛期实行156米-145米-156米的消落和回蓄过程,三峡通航安全将面临更严峻挑战。

邱健华说,今年三峡通航安全目标是:争取杜绝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水上交通事故,杜绝发生闸室和引航道内沉船事故,杜绝重大船舶污染水域事故,确保不发生船舶漂流撞击大坝的事故,重大设备安全责任事故为零;重大船舶车辆交通安全责任事故为零;火灾事故为零。

要达到这些目标,三峡通航局准备在发挥科技应用效能上做文章。

推广应用GPS系统,有效实施过闸计划电子申报和船舶航经辖区的过程监管,提高GPS系统对辖区客渡船的监管质量。

全面掌握三峡大坝、葛洲坝两坝上下游及两坝间水域待闸船舶动态规律,通过调整船闸运行计划,控制待闸船舶数量,保持动态平衡。科学合理实施过闸计划编制和现场调度,确保三峡单线船闸与葛洲坝一、三号船闸通过能力有机匹配。积极推进两坝间定线制的实施工作,消除自然航法对通航安全的不利影响。

打破船舶过闸秩序监管的人海战术,研究船舶过闸组织的新机制,通过科技手段检测,有效遏制船舶无计划抢闸、冒名顶替过闸等突出违章行为。

加强辖区客渡船管理,运用先进手段和有效方式对客渡船实施过程监督,防止发生群死群伤事故。强化载运危险货物船舶的监管,确保载运危险货物船舶安全通过辖区水域。

来源:新华网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