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台州路桥坚持科技支农、科普惠农,出迭招、下田头、授知识,根据路桥农林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主动转变服务方式、探索创新服务模式,让广大农民兄弟更满意,真正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针对冬季山林火灾多发的现状,早在2003年,区农林局会同科技、科协等部门编制了全省首个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规划。目前生物防火林带,已在全区全面实施。至今,生物防火林带的全面建成,不仅可以变被动防火为主动防火,更节约了大笔防火经费,并可优化林分结构,提高森林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作用。建成的生物防火林带还具有生态、经济、社会、防火、通道等五大功能。
同时,路桥还在“农民信箱”、植保服务队建设上“高招频出”。据了解,为切实发挥“农民信箱”作用,提高其使用率和实用率,在使用对象上将“农民信箱”用户按农技类、畜牧类、农机类、林特类、产业类、农资类等进行重新归类,实行统一注册,归口管理。在内容发布上,改变以往“胡子眉毛一把抓”的情况,实行区别对待。在时间发布和质量上,系统管理人员根据实际情况,以手机短信的方式不定期地将信息直接发送到农户手中,使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截至目前,全区10个镇(街道)301个村均已建立“农民信箱”,注册用户达11864户,启用了9266户,初步建立起全区上下互动的“农民信箱”联络体系。
区科协和农林局经常组织农技专家下乡指导。日前,蓬街镇农业科技协会的农技人员下田头给农户现场讲解台湾“龙女”小蕃茄的中期田间管理知识。去年,中国科协和财政部联合授予该协会“2006年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
去年,还出资20多万元购置了200台防治器械,并在全区建立了百支村级植保科普服务队,实行统一组织、统一人员、统一时间、统一配方、统一器械的统防统治模式。如今,这百支村级植保科普服务队活跃在田间地头,开展病虫害防治,宣讲农技知识,让农民兄弟切身感受“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魅力。
浙江台州路桥科协陈林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