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地震早期预警研究取得新进展

王朝科普·作者佚名  2007-03-2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意大利国家地球物理与火山研究院的尼尔森博士(Dr. Stefan Nielsen)和那波利大学物理系科学家合作,通过对1976年至1999年期间发生在欧洲震级在4至7.4级的207个地震数据研究分析后发现,地震仪记录的震前异常数据经过低通滤波后,其第1秒内的最大值经过一个数学模型转换后与其后十几秒后记录到的大震震级呈线性相关,因此该发现可以作为地震早期预警信号。2006年12月15日美国《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杂志发表了这项研究成果。该杂志的编辑认为这篇文章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并把该成果向世界各大媒体做了介绍。

尼尔森博士认为,虽然从发出预警到大地震发生之间只有十几秒钟的暂短时间,但充分利用好这段时间可以进一步将地震危害降到最低,如切断电源、煤气,让市民找到躲藏空间,让火车、汽车等交通停运等。下一步他将利用意大利南部地震多发区的地震数据进一步完善这项研究。

目前世界各国积极开展地震早期预警研究。2006年天津市建立了滨海地震监测预警中心,未来青藏铁路也将建立地震预警系统。美国地调局与加州理工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合作探索地震预警系统研究以争取这十几秒的逃生时间。日本于2006年8月建立了全国地震预警系统,希望能及时向铁路、建筑、电力、医疗等部门发布地震预警,并利用手机短信向民众发布警报。墨西哥专家也在积极研究南部沿海地区的地震预警并提出利用卫星发布警报。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