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滩涂米草除控剂"破解全球湿地生态灾难性难题

王朝科普·作者佚名  2007-03-2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新华网福州12月24日电(记者孟昭丽)福建兴华农林高新技术研究所和罗源县林业科学技术推广站共同研究的“滩涂米草除控剂”解决了滩涂互花米草因一天逢两次涨潮而无法彻底根除的国际性难题。

此前,“滩涂米草除控剂”已在福州市罗源湾松山镇和霞浦县东吾洋试点取得成功。

滩涂互花米草俗称“大米草”,原产于北美大西洋沿岸,因其具有促淤造陆、固土绿化等作用,我国于1980年10月在福建罗源湾一带大规模繁殖试种成功,之后便在沿海地区推广。

10余年后,由于“大米草”结出的大量草子随海潮漂流,再加上其遇湿地即成活和根系无性密集繁殖的特性,“大米草”迅速侵吞了大量沿海滩涂地区,在罗源湾沿海等地普遍泛滥成灾,沿海许多滩涂成了“草原”。

“大米草”在滩涂的疯狂生长,致使其中鱼类、蟹类、贝类、藻类等大量生物丧失生长繁殖场所,令多种生物窒息死亡,直接导致沿海水产资源成倍锐减,海洋生物多样性剧降。

同时,由于一年一度大量根系生理性枯烂和大量种子枯死海中致使滩泥受到污染,海水水质变劣,助发赤潮,造成沿海渔民严重的经济损失。

“滩涂米草除控剂”,采用最新化学配方与助剂、组织有效措施让“大米草”快速吸收,达到灭生性的效果。

经国家海洋局闽东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浙江医科大学等权威部门鉴定,该药剂使用后无化学残留,不影响滩泥土壤成分,不影响海洋生物环境,并在试点上成功种植了“湿地保护神”--红树林,将极大地修复与改善湿地生态环境。(完)

来源:新华网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