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大足石刻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后,重庆市又一文物古迹——白鹤梁水文题刻也有望成为世界文化遗产。16日,记者从重庆市文化(文物)局获悉,由于白鹤梁极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它从全国申报的129个项目中脱颖而出,入围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重庆市文化(文物)局副局长王川平介绍,白鹤梁题刻入选是因为它具有重要的科研和史料价值以及独特的艺术价值,另外在江底修建一个内外都有水的无压力保护“蛋壳”,将江水过滤后再注入保护壳体内的原址保护手段和理念,也是其入围名单的重要因素。
据了解,全国共有35项文化遗产入围名单,它们是从各地申报的129个项目中精心遴选出来的。包括古迹类5项,遗址类8项、建筑群类14项、文化景观2项、文化线路3项、工业遗产3项。对预备名单,国家实行动态管理,对于已经列入预备名单的项目,如果其保护管理状况存在严重问题,威胁到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将予以除名。
“我们一定要保护好,绝不能让白鹤梁从中掉队。”王川平说,为早日能让白鹤梁正式跻身世界文化遗产行列,重庆市在现有保护手段基础上,还将对其采取更严格的保护措施。
据了解,白鹤梁水下保护工程目前进展非常顺利,按照目前的工程进展,预计明年“五一”左右,就可以与市民见面。
王川平介绍,参观白鹤梁题刻有三种:一是通过长江防护大堤上建造的陈列馆内的电脑观看水下摄像头拍下的水中白鹤梁题刻的实况,这是最主要的参观方式;二是潜水观看,但只适合专业人员考察、检修或少数游客参观;三是通过水下环形的参观廊道观看,参观廊道一次可容纳游客近百人。
新闻链接
白鹤梁水下石铭位于涪陵区城北长江江心,是一块长约1600米,宽16米的天然巨型石梁。石梁仅冬春枯水期露出水面。相传唐时尔朱真人在此修炼,后得道,乘鹤仙去,故名。白鹤梁上的石鱼石刻,有着重要的科研和史料价值,又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历来为世所重视。
石梁上刻有自唐广德元年(763年)至当代的石刻题记164段,其中水文题记108段;石鱼图14尾,其中作水文标志者3尾。题刻、图像断续记录了1200余年间72个年份的历史枯水位情况,对研究长江中上游枯水规律、航运以及生产等,均有重大的史料价值。1974年在巴黎召开的国际水文工作会议上,中国代表团以《涪陵石鱼题刻》为题,向大会提交报告,白鹤梁的科学价值遂得到世界公认。
白鹤梁上还有黄庭坚、朱熹、庞公孙、朱昂、王士祯等历代骚人墨客众多的诗文题刻,篆、隶、行、草皆备,颜、柳、黄、苏并呈,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故有“水下石铭”之美誉。
来源:重庆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