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水稻丰产技术取得丰硕成果

王朝科普·作者佚名  2007-03-2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安徽水稻丰产高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课题取得丰硕成果。安徽省凤台、天长、肥西、贵池、庐江等25个县2005年实施水稻丰产高效技术74.52万公顷,平均每公顷增产稻谷1007千克,合计增产稻谷82.53万吨,增产增收效益达11.89亿元。日前,该课题已通过验收,受到了专家组的高度评价。

“安徽水稻丰产高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课题为“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的内容之一。该课题针对安徽稻作关键技术问题,在肥水高效管理、避灾减灾稳产栽培、优质安全生产等方面开展了攻关研究,优化集成了节水避灾高产稳产高效生产技术体系、绿色有机质量安全稻米标准生产技术体系,取得了6项阶段性成果,形成了7套水稻生产技术规程,其中5套已作为省级地方标准颁布实施,促进了安徽稻作技术整体水平的提高。

目前,示范区普遍更换了优质品种,优质品种率达90%以上,稻米品质得到改善,良种覆盖率达100%。仅10个重点示范县就引进筛选了15个以上的主导品种,新推广面积33.3万公顷,并筛选了大量后备品种,可供大面积推广。中稻品种穗期耐高温特性和丰产性研究的开展,为大面积主导品种的筛选提供了重要依据。

(安徽科技厅)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