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西里核心区发现双壳类海洋生物化石

王朝科普·作者佚名  2007-03-2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新华网可可西里11月2日电(记者 刘诗平)中国科学院可可西里科考队日前在卓乃湖附近科考时,找到三叠纪的海燕蛤等双壳类海洋生物化石,这意味着在2亿多年前,这里曾经是一片汪洋大海。

记者从科考队队长、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丁林等人采集到的化石中看到,这种生活在深海中的生物,被清晰地固化在了岩石中,有的双壳连在一起,就像飞翔的海燕。

丁林说,这种生物化石是三叠纪的海燕蛤。可可西里在三叠纪时曾经是一个海底扇,就像今天的孟加拉湾。随着羌塘板块、拉萨板块和印度板块不断向北漂移,并与欧亚板块碰撞,从而出现了可可西里这块高原。

他表示,此次科考的任务之一,是尽可能多地采集证据,以验证可可西里核心区这片当年的沧海是如何变成今天的高原的。

据了解,1990年可可西里综合科学考察队在可可西里的勒斜武担湖考察时,也曾发现类似的海洋生物化石。

来源:新华网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