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神湖”纳木错30年面积扩大60平方公里

王朝科普·作者佚名  2007-03-2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新华网拉萨10月29日电(记者颜园园)青藏高原研究所纳木错综合观测站站长康世昌研究员说,根据他们掌握的数据,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咸水湖——纳木错近30年来,湖区面积已由1920平方公里扩大到1980平方公里。

青藏高原研究所纳木错综合观测站建于2005年7月,仅绕湖固定观测点就有10个,观测重点是冰川变化、水体理化特性和大气。

这个观测站的副站长黄宗琥介绍,仅2005年,湖面就“长高”了60多厘米,今年上涨了20多厘米。

位于西藏当雄县与班戈县交界处的纳木错藏语意为“天湖”,平均海拔4718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咸水湖。同时,也是一个封闭式的湖泊,出水途径只有湖面蒸发。

黄宗琥介绍,纳木错湖水的来源主要来自三个部分,一部分是流域内的冰川融水,另一部分是流域内冻土层的融化,还有就是降水。今年较为干旱,较往年降雨明显减少,湖水依然上涨,这表明湖水上涨的主要原因是冰川融水。

“纳木错如同其他当地的环境介质一样,对全球变暖的响应是很明显的。” 康世昌说。

青藏高原有我国最大的湖泊区,湖泊总面积占到全国的52%,纳木错湖水的上涨并不是个例。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姚檀栋说,过去10年里,青藏高原大部分湖泊水位都在上涨。

西藏自治区高原大气环境科学研究所近期的一项调查发现,西藏那曲地区部分湖水上涨严重,篷错、东错、乃日平错3个内陆湖,近20年来水位平均上涨12.6米,平均淹没面积40.8平方公里。

号称地球第三极的青藏高原对大气层温度变化的反应甚至比北极还要敏感,可以作为全球气候变化的标杆。为此,在青藏高原的腹地,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选择了珠峰、纳木错和鲁朗3个有代表性的地区建立野外台站,并以台站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建设观测点,进行地球动力学、生命科学、气候学等一系列的研究。(完)

来源:新华网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