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9月17日电(记者吴晶晶、崔清新)国家“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院士不久前出现在北京十一学校,他关于小行星撞击地球的讲述引起了在场500多名中学生的极大兴趣。
这是2006中国科协年会科普活动之一——“大手拉小手——百名专家进百校科普报告”的首场报告。年会期间,一批著名科学家将在北京多所中小学及大学进行105场科普报告,让学生们体验到科学的神奇和无穷魅力。
“大科普”是2006中国科协年会的定位内涵之一。在成功举办了七届之后,今年,中国科协首次将“学术”二字去掉,由“科协学术年会”更名为“科协年会”,开始由“高层次、开放性、跨学科”的学术年会向“大科普、综合交叉性、为举办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综合性年会转变。
“今年的科协年会设置了科普、学术交流、专家论坛三大板块,最终形成科学家与公众、科学家与政府和企业以及科学家之间的三种形式的交流与互动。”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说。
据介绍,今年年会服务对象从往年的专家学者,转向社会公众、政府部门和企业单位。学术交流部分的规模也“缩水”了,从往年的五六千人压缩到今年的两千多人。
“科学技术不是象牙塔,不仅仅是枯燥的理论与数字,科学技术贯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里,植根在人们的衣食住行中。”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冯长根说。
在年会“人居环境与科学生活”分会场,专家们就围绕城市色彩规划、环境色彩管理、旧城色彩改造等话题展开了热烈的交流。
“拥有舒适的居所与和谐的生存环境是每个居民的愿望,然而大众的科学意识与理念、人文素质与审美水平与现代化的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由于色彩造成的视觉污染并不少见。我们希望色彩科学能够为经济建设服务、为美化人居环境和建设和谐社会服务。”中国流行色协会会长杜钰洲说。
而在“疾病防治与人类健康”“科技创新与食品安全”“创新型国家中的公共安全与国家安全”等分会场,科技工作者们讨论的问题也不再“高高在上”,而是更加贴近经济社会发展和百姓生活。
此外,年会把为举办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放在重要位置上,根据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围绕新北京·新奥运、北京产业发展、创新型北京等方面设立了13个专家论坛,涉及汽车产业、土地可持续利用、高新技术产业、科技交通、安全奥运、生态环境等诸多领域。
技术创新院士专家企业行、健康生活进社区……“我们希望借助这些活动推动科学家、公众、企业、政府之间的交流互动,以促进公众理解科学,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社会风尚。”韩启德说。(完)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