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表明:青海湖水位下降主要原因是天灾

王朝科普·作者佚名  2007-03-2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中新社北京八月九日电(戴随刚 马勇)中国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近年来水位持续下降、湖面萎缩、水源生态系统严重退化。有关专家的最新研究表明,长期干暖化的气候是造成青海湖水位不断下降的主要原因。

实测水文资料显示,青海湖水位自一九0八年至二000年的九十二年间下降了十一点七米,年均下降十二点七厘米,累计亏水量一百四十八点一三亿立方米,湖水面积减少了三百零一点六平方公里。有关专家甚至形象地说,近五十年来,青海湖平均每年就要消失掉一个杭州西湖的湖水面积。

据青海省环境地质水文总站对青海湖水均衡计算,每年地表水和地下水入湖水量为二十一点三四亿立方米,湖面降水补给为十四点四九亿立方米,而湖面蒸发耗水量每年达四十点三九亿立方米,湖水每年亏损四亿多立方米。这其中,人为活动耗水量占亏水量的百分之八点七,仅占湖面蒸发量的百分之一。气象部门的研究也表明,环青海湖地区是全球增温较为显着的地区之一。所以,造成青海湖水位下降的主要原因非人为活动,而是长期干暖化的气候。

青海湖水位下降的直接后果是导致湖面退缩后湖底泥沙沉积暴露,成为湖区风沙的重要来源。由于水位下降,青海湖著名的鸟岛之一的蛋岛已经由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四面环水变成今天彻底与湖岸相连,鸟岛的鸟类生存环境大为恶化。青海湖水入不敷出、水位持续下降不仅造成了这一青藏高原重要湿地的生态环境失衡,也严重制约了湖区农牧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来源:中新网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