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将建立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数据库

王朝科普·作者佚名  2007-03-2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新华网银川7月18日电(记者曹健)针对当前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人在技艺在,人走技艺走”现象,宁夏回族自治区群众艺术馆将对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抢救性影像资料录制,并建立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数据库。

自治区群众艺术馆馆长靳宗伟告诉记者,现在许多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人都已经年迈,且后继乏人,在群众艺术馆计划的抢救录制名单中,就出现了两位老艺人突然瘫痪在床,录制无法继续的情况。

目前,宁夏一方面加紧进行濒危艺术的普查工作,积极培育传人;另一方面,坚持“抢救第一”的原则,哪个价值大,哪个濒危,首先进行抢救性保护。对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影像录制后,将进一步建立有搜索、查询等功能的专门数据库。

靳宗伟说,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流失,现有条件仍难免出现无法及时抢救的情况,建立影像资料库,即使出现流失,一旦条件成熟也可进行恢复性抢救。(完)

来源:新华网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