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参观过烹任表演吗?厨师操刀,把整块的瘦肉飞快地切成丝,多长、多宽、多厚,都有一定的分寸,均匀、整齐。这是厨师在表演
刀功。不同的菜,块是块,丝是丝,片是片,斜刀,连花,讲究可大哩。再看在炉灶上,厨师掌握火候,争分夺秒,几翻、几颠、几铲,都恰到好处。烧、煮、爆、炒,各是各味。该“嫩”的真嫩,该“酥”的酥透,该“脆”的松脆。“不到火候不揭锅”,烹任里的“火候”多重要。难道这里面也有化学道理吗?我们生活中都有这样的验:一块冰糖在水里溶解的速度比一匙绵白糖慢得多。如果预先把冰糖研磨成粉未,再溶解就快得多了。妈妈炒菜,从来也不加大颗粒的粗盐,而用粉盐。糖呵,盐呵,这些物质化整为零后,和水接触的表面积大大增加。
一个正立方体交叉切三刀,变成八个小立方体,表面积是原先的二倍;切六刀(每面切二刀),化为二十七个更小的立方体,表面积是原先的三倍。蔬菜和肉切成细丝,增大了和水接触的表面,营养物质容易溶解到水里去,一些化学变化也容易进行。炒肉片比炖大块的猪肉快,也是因为表面积增大,受热机会多的缘故。
化学反应的速度和物质互相接触的表面积大小有密切的关系。物质不接触,怎么可能起化学变化呢?我国的炒莱,讲究火候。火候主要指控制火力的大小,掌握加热时间的长短和时机,说到底,也就是控制温度。
温度也是化学变化的重要条件。同样一匙白糖,在凉水里不如在开水里溶解得快。面条只有在开水锅里才能煮熟,在温热水里是煮不熟的。提高温度往往会加快溶解和化学变化的速度。烧一锅水,水的温度会逐渐上升,在一个大气压下,水开的时候,温度是100℃。可不断加热,不论火力多么大,温度不再升高,直到快烧干的时候,水的温度仍然是100℃。在饨肉的时候,烧开以后,改用文火,就可以维持沸腾的温度。性急用大火,并不能使肉提前炖熟。可是,采用高压锅,水的温度可以升高到120℃以上,炖熟一锅肉,所需要的时间就可以大大缩短。
油锅的温度可以达到二三百度,用铁锅烙饼,温度可达三四百度。在青藏高原旅行,在高山上烧开水,温度升到八九十度,水就沸腾了,温度当然也就不再升高了,所以煮不熟面条和米饭。这时候,炸油饼、做烙饼还是可以的,要吃米饭,就必须使用高压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