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
关于“阅读日”
问:在“两会”期间有人提出设立一个“国家阅读日”,受到不少作家的赞同,您的意见呢?
答:当然反对。理由有以下三点——
1,已经有一个“国际阅读日”,4月23日。这一天是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和英国作家莎士比亚同时去世的日子,又恰恰是莎士比亚的生日。最早是由西班牙提议以这一天定为国际阅读日的,国际社会同意。我们没有必要,有了“五一国际劳动节”,再来一个“中国劳动节”;有了“三八国际妇女节”再来一个“中国妇女节”;
2,身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如果把网络阅读也包括进去(当然必须包括),阅读早已不是一种欠缺,而是一场灾难。有人说,正因为这样,更应该用“阅读日”来指导。问题是,怎么指导?谁来指导?指导什么?更大的问题是,这是一个接受指导的时代吗?因此,阅读日做什么,很不清楚;
3,与旧时代文人的向往不同,我不认为阅读是一件重要的事。对文化见识而言,更重要的是考察、游历、体验、创造。阅读能启发生命,但更多的是浪费生命。孔子、老子、墨子、庄子为什么比我们伟大?因为他们的阅读量不到我们的万分之一。我们当代人的脑子已被文化垃圾塞满,即便拥塞的全是精华,也必然导致交通堵塞、营养过剩的死疾。比尔·盖茨曾说他早已读过一些最基本的书,今后不会多看书,我很理解。因为当代太忙,第一线的创造者们不会有时间写书,写成了书就不再是最前沿的了。
文学书略有不同,但美国作家辛格说,一个作家成熟的标志之一,是不再看什么书。因为,写作的最高境界是询问自己的心灵,面对无言的自然。
现在作家们赞成设“阅读日”,可能是为了让读者多多地读文学书。我在这一点上要与他们商榷了:文学的传播要靠文学本身的力量,现在出版信息畅通,书籍流通便利,是好书总不会被埋没,何苦要通过国家的行政立法让全民来关注我们的本职工作呢?如果设了一个“国家阅读日”,那么,别人也完全有理由要求设立“国家绘画日”、“国家音乐日”怎么办?
现在,全国各地的“文化节”已经办得太多太滥,办得不错的也不少,很多城市每年有“藏书家庭评选”活动,“最佳书籍推荐”活动,深圳每年还举办“读书月”,从全国到地方每月都发布书籍的“畅销榜”,网站、电视上都有大量的读书栏目,很多书店又有“读书会”和“读书俱乐部”,总之,阅读的事情已经闹得过于热闹了,请大家帮帮忙,别再来增加一个“国家读书日”了。
说到“帮帮忙”,想起很多年前,有些文人为了振兴京剧,多次正式提出在中学语文课本里收录京剧剧本。这一来昆剧不高兴了,声明昆剧的文学性更高,更应该进入中学课本。接下来,相声、评弹也纷纷跟上,觉得只有中学生喜欢了,自己的剧种才有前途。我当时就发表文章,说请大家帮帮忙,别这样闹腾了。中学生已经够忙碌、够可怜,饶了这些孩子们吧。
同样的道理,在全民重视文化的时代,文化要有自知力,不要太张扬。真正的文化是一种自然存在的精神价值、生活方式和集体人格,而不是文化人手上的具体活计。大家千万不要把自己手上的活计看得太重,去干扰正常人家的自然生息。
更多作品连载内容,请点击新浪读书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