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是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的第二天,随着与会嘉宾专题演讲的开始,“泛珠三角”的轮廓变得日益清晰。对长三角来说,它带来的不仅仅是竞争。
“泛珠三角”引人注目
“泛珠三角”包括了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9个省、自治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域经济圈,面积为全国的五分之一,人口占三分之一,经济总量占三分之一,地位不言而喻。
发展前景更让人心动。在昨天的论坛上,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董建华作出了这样的预计:到2010年,“泛珠三角”的经济总量将超过1万亿美元,超过加拿大目前的经济总量;到2020年将达到2万亿美元,超过英国目前的生产水平。
在经济学者看来,随着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进一步深入,以往阻碍该经济圈经济要素交流的行政障碍被逐渐消除以后,“泛珠三角”的服务业、制造业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将实现优化配置。到那时,泛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将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
竞争已经展开
无庸讳言,对“长三角”和“珠三角”而言,在更有利的资源配置上存在着明显的竞争。
今年,东莞市加大了对湘、鄂高校大学毕业生的引进力度。武汉地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流向,可以说是一个反映内地人才流动的“风向标”。从2002年开始,前往长三角地区就业的毕业生数量,第一次超过了多年来一直“一枝独秀”的珠三角地区。仅以武汉大学为例,短短两三年时间里,选择上海、苏州、杭州、宁波和温州等“长三角”城市的毕业生已经是前往“珠三角”就业的两倍左右。
现在“长三角”引进外资的数量已经占全国的一半左右,超过了多年来一直遥遥领先的“珠三角”。鉴于广东经济主要以加工制造业为主,企业中相当大的数量是外资企业,外资涌入比例的降低对广东未来经济的发展将影响深远。
“泛珠三角”的横空出世,为这一竞争增加了新的变数。“长三角”和“泛珠三角”,谁将在未来的竞争中处于更好的态势,仍然是个未知数。
更需要优势互补
在广东省社科联主席颜泽贤看来,“长三角”经济圈在竞争中有五方面的明显优势:内外拓展空间巨大,经济基础厚实,为国际资本高度青睐,区位优势尤为明显;城市群密集,城市体系较齐全,各城市的功能定位较合理;人力资源雄厚;长江流域广阔、延畅,通航力大,腹地深广;以“长三角”为龙头的长江经济带迄今为止具有内地三大经济圈中最大的经济总量,生产总值、财政收入、人均收入水平等均居首位。
“泛珠三角”也有自己的优势。2010年将建成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拥有17亿的消费者,极有可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泛珠三角地区的区位优势因此得以加固。再加上香港、澳门在金融和服务业上的优势,“泛珠三角”的产业发展空间空前广阔。
此次论坛上,“长三角”和“泛珠三角”优势互补,开展合作,因此得到了“泛珠三角”各省区领导人的重视。福建省常务副省长黄小晶表示,在与“泛珠三角”合作的同时,福建将着力推进与“长三角”的合作,福建电网将与华东电网联结,还将加强与“长三角”的基础设施对接。江西省省长黄智权则表示,两个三角洲的发展机遇都要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