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广州日报
持续炎热的高温天气催旺了今夏防晒产品市场。然而,在产品旺销的背后,各厂家为突出产品的“与众不同”,大打“概念牌”,纷纷炒作防晒产品的各种不同概念。专家提醒消费者,防晒品产品成分及功能都大同小异,消费者选购时谨防陷入企业炒作的“概念”误区
市场销售异常火爆
进入8月以后的持续高温使得众多的防晒油品牌一时间都赚了个盆满钵满。曼秀雷敦(中国)总公司市场主管池趣钧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该公司新碧品牌防晒油在广州市不少营销零售点的日销售额达到300支以上。各大零售商的战报更加喜人,屈臣氏市场部的黄小姐向本报记者反映,超过6处零售点的防晒油日销售额达到了600支。天贸南大方面则表示,本月内他们防晒油专柜的销量比上个月增加了二到三成。
目前市场上防晒品按价格来分,有30元左右,60元左右和100元以上三个档次。但是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多数消费者表示最看中的还是防晒油的性价比,能以30元左右的价格买到效果好的产品是最理想的消费状态,著名品牌的低端产品正是市场的“宠儿”。不过专家提醒,消费者在购买时应避免两大误区。
误区一:概念炒“晕”消费者
专家表示,现在防晒品没有独特的卖点,就失去了最起码的“游戏资本”。因此,一时间,防晒品市场各种概念功能的产品扑面而来。有的推出PA认证防晒,有的突出清凉舒爽不油腻的特点;有的则宣称“采用纳米级物理防晒剂”,做到了宽谱防晒。各大厂家均拿出“撒手锏”欲分得防晒品市场一杯羹。
然而据一位长期从事化妆品生产研究的业内人士介绍,其实每一种防晒品最主要成分就是防晒剂,价格和防晒效果的差异就体现在其中。他还透露,目前市场上依托全新概念生产的防晒品几乎没有本质区别。厂家之所以不断把概念推陈出新,这是厂家为避免防晒品同质化而开的一剂“偏方”。由于消费者始终是被动接受者,他们多半依靠防晒品的“新概念面孔”决定自己是否购买,而对于其中成分却一无所知,概念炒作因此得以大行其道。
他还指出,新概念的无限推出将会导致另一种局面:消费者面对众多概念无从筛选,防晒品新概念也会陷入新一轮的同质化漩涡,届时厂家又得另谋出路。
误区二:防晒指数并非越高越好
此外,厂家还热衷于在SPF(防晒指数)值上大做文章。据了解,该指数是国家卫生部检测部门对各产品进行检测后得出的科学结论,代表着防晒效果的高低。很多企业为了在竞争中占据优势,通过调整技术将自己的防晒指数大幅度增加。记者在某超市发现,多数品牌都明确标明自己的SPF达到30,不少著名品牌更打出SPF40、SPF65的数字,甚至很多伪劣商品也乘机滥竽充数。而且,分厂家在广告宣传上也都宣称防晒指数越高,对太阳光的抵御能力就越强,保护皮肤就越好,对此很多消费者深信不疑。
而实际上,医学验证,SPF值并非越高越好。广州中山二院皮肤科专家郭庆告诉本报记者,根据中国人的皮肤情况,不需要太高SPF值的防晒产品,一般情况下SPF值只需要10~15就够了,太高反而会刺激皮肤,引发皮炎等皮肤病,严重的还会引起炎症后的色素沉着。此外,她还建议最好采用物理方法,如打伞等防晒。
为了防止企业间竞争造成的恶性炒作与假冒伪劣盛行,国家卫生部最近出台规定,但凡SPF指数高于30的防晒油只能统一标明“SPF30+”的字眼,所以很多企业不得不撤除了高防晒指数的宣传广告。
特别提醒
如何避免两大误区
针对上述两大误区,广州中山二院皮肤科专家郭庆提醒消费者,千万不要片面追求防晒用品指数的高低,以及对广告宣传内容不假思索地盲从,科学的使用是防晒用品发挥效果的前提。
首先是不同肤质的人应选择不同的防晒用品。油性肌肤宜选择渗透力较强的水性防晒用品;干性肌肤宜选择霜状防晒用品;中性皮肤的一般无严格规定。
其次是根据出门的时间长短合理选择使用不同防晒指数的防晒用品,比如日常护理、外出购物、逛街可选用防晒指数5~8的防晒用品,外出游玩时可选用10-15的防晒用品,游泳时用20~30的防水性防晒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