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孙砾 记者 赵振宇) 近日,不少女性消费者向消协投诉称,自己以几千元甚至上万元的价格在一些美容护肤中心办理会员卡后,美容中心在办卡者不知情下悄悄对美容项目涨了价。消协人士介绍,目前,类似的预支消费投诉不断增多,美容和家教是投诉热点。
消费者李女士去年在朋友介绍下,到道里区一家美容护肤中心进行皮肤护理,因为感觉美容师比较专业,护理后的效果也不错,她成了那里的常客。今年初,美容中心服务人员向她推荐说,像她这样长年进行护理的,应该办理一张会员卡,既省钱,又能享受到更好的服务。她于是花1万元办了卡。可最近她查看消费清单时发现,以前常做的一种护理项目已于几个月前涨价了,但美容中心并未告诉她。李女士就此提出质疑,认为店家有意欺骗,对方却说,涨价是他们自己的事情,无须告知客户。
消协人士说,像李女士这种消费行为属于预支消费,常见于美容、教育等消费领域。最近就有不少家长反映,社会上一些语言、音乐、健身、美发学校,在招生时所作的“目标”承诺最后无法“达标”,仅以种种理由搪塞家长。
消协提醒广大消费者,由于目前市场诚信尚不健全,在进行“预支消费”时,不要被商家五花八门的优惠和承诺所迷惑,最好是即清即结,或只购买月卡以降低风险。在签订协议时,应注意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特别是要明确退卡、退费的途径和方法。此外,在消费时一定要索取发票,以备发生纠纷投诉时有所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