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投资10亿元人民币的南宁东盟国际医药博览城项目日前在南宁中国—东盟经济园区正式启动,博览城建成后将是亚洲最大医药产地。
负责该项目开发的中美合资广西广益医药有限公司也于同日成立。该集团公司总经理廖钧平表示,项目至今年 年底前后投入将近亿元人民币,未来2年内将分期投资达总额10亿元,预计2006年8月前全面进入营运。廖钧平预计医博城营运首年收入1.2亿元,进入正常营运后年均纯收入约达2.7亿元。
据悉,医博城在今年4月获广西发改委批准立项,是一个以中药为发展重点,化学药、生物制药、食品、医疗设备和医疗服务齐头并进,集种植、研究、生产、展示、销售、电子商务、物流仓储和旅游观光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化、国际化的医药和功能食品研发中心、制造中心、物流中心和展示贸易平台。堪称中国第一“药谷”。
据医药专家介绍,中草药作为一种天然药物早已声名远扬,进入21世纪以来更以其“绿色、环保、副作用低”等天然优势在国际上广受欢迎,令中医药和传统医药发展成为一项新兴的国际性产业。据有关数字显示,全球中草药市场年销售额已超过160亿美元,并以每年10%至20%的速度递增;2003年中国中草药及其制品出口额为6.9亿美元,其中中药材出口3.32亿美元,同比增长7%。
从国际中草药市场的格局来看,目前华裔市场占世界中草药市场的42%,中国中草药的主要出口市场包括港澳台地区,以及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等东盟各国以及美加华人社会。其中,具备医疗、保健、美容作用的中医药在泰国享有极高声誉,越南的人均中药品消费更在10年内翻了10番,在澳大利亚、韩国、俄罗斯、美国、加拿大等欧洲、北美国家的市场中医药前景亦被看好。
总投资10亿元的南宁东盟国际医药博览城(以下简称医博城)项目11月1日在南宁中国—东盟经济园区正式启动,负责该项目开发的中美合资广西广益医药有限公司也于同日成立。
据投资商美国广益会展集团公司总经理廖钧平介绍,该项目至今年年底前后投入将近亿元,未来2年内将分期投资达总额10亿元,预计2006年8月前全面进入营运。廖钧平预计医博城营运首年收入1.2亿元,进入正常营运后年均纯收入约达2.7亿元。
据悉,医博城在今年4月获广西发改委批准立项,是一个以中药为发展重点,化学药、生物制药、食品、医疗设备和医疗服务齐头并进,集种植、研究、生产、展示、销售、电子商务、物流仓储和旅游观光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化、国际化的医药和功能食品研发中心、制造中心、物流中心和展示贸易平台。
廖钧平形容规划占地面积2800亩的医博城将成为亚洲规模最大、功能最完备、设施最完善、综合性服务最强的医药平台和产业集群地,堪称中国第一“药谷”。
医药产业集群成大势所趋
据医药专家介绍,中草药作为一种天然药物早已声名远扬,进入21世纪以来更以其“绿色、环保、副作用低”等天然优势在国际上广受欢迎,令中医药和传统医药发展成为一项新兴的国际性产业。据有关数字显示,全球中草药市场年销售额已超过160亿美元,并以每年10%至20%的速度递增;2003年中国中草药及其制品出口额为6.9亿美元,其中中药材出口3.32亿美元,同比增长7%。
从国际中草药市场的格局来看,目前华裔市场占世界中草药市场的42%,中国中草药的主要出口市场包括港澳台,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等东盟各国以及美加华人社会。其中,具备医疗、保健、美容作用的中医药在泰国享有极高声誉,越南的人均中药品消费更在10年内翻了10番,在澳大利亚、韩国、俄罗斯、美国、加拿大等欧洲、北美国家的市场中医药前景亦被看好。
“面对发展潜力如此庞大的中医药市场,中国作为化学药原料生产大国,连续多年的出口量却只占全球市场的3%至5%。”廖钧平指出,目前中药产业的发展现状与中国的中药大国地位极不相称,也与日益增长的国际需求不相适应。他认为中国医药业遇到的瓶颈问题,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目前各地医药公司割据封闭的分销体系以及批发地式的药材市场。
有业内人士指出,过去企业铺网式的渠道,已经显露出浪费资源和管理成本过高的弊端。中国医药产业的发展要求产生能吸纳各种资本,冲破地域局限,整合研、产、商、学资源,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以产业集群为核心竞争力的综合性产业平台。
国务院今年9月对投资体制的改革,打破了原来以国有投资为主体的分散型投资体制和地方割踞式的医药流通体制,迎来了民营资本投资医药产业的春天。突破地域限制和封锁,形成大型的产业集群基地成为可能。中国医药产业已经出现从原来的“集散地”向“集群地”发展的趋势,进入以产业集群为特征的综合性平台竞争时代。
区域优势促成中国第一“药谷”
对于有记者问,有“药谷”之称的上海张江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是否是医博城在国内的最大竞争对手,廖钧平回答说,张江药谷已经成功吸引一批生物医药企业和研发机构进驻园区,在生物医药研发创新方面优势明显;但与其说医博城视张江药谷为竞争对手,倒不如说起互补作用的合作对象。
廖钧平解释指,张江药谷和医博城在定位方面其中有着明显的区别,张江意在研究开发、科技创新、教育培训、专业服务等方面创立现代生物医药创新体系,医博城的定位则是以中药为特色,全行业齐头并进,具备生产、科研、物流、信息等综合功能的亚洲最大医药产业集群地。
“医博城在国内同类型医药平台中具备突出的区域位置优势,这是因为它位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并拥有南宁这个东盟博览会永久举办地的独有优势。”一位行业专家分析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一个拥有17亿消费者、近2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12.3亿美元贸易总量的经济区,深受贸易区内各国政府的重视和大力扶持。截止今年7月,东盟对中国的进口额达到222亿美元,同比增长34.1%。更为重要的是,医博城所在的南宁是东盟博览会的永久会址,今年举行的首届东盟博览会将带来无限商机,无疑为医博城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商贸平台。
有业内人士也认为选在南宁建医博城眼光独到。作为广西首府,南宁面向东南亚、背靠大西南,东邻粤港澳琼、西接印度半岛,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地缘优势,是华南沿海和西南腹地两大经济区的结合部以及东南亚经济圈的连接点,是新崛起的大西南出海通道枢纽城市。在南宁交汇的湘桂、黔桂、黎湛和南昆铁路是西南地区重要的铁路枢纽;西江二期整治工程完工后,一千吨级内河船舶更可从南宁的邕江直达港澳。
资源优势打造亚洲最大产业集群地
近期医药业内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是,在张江的“药谷”效应带动下,各地掀起了一股建设“药谷”的热潮,杭州、无锡、天津等地纷纷涌出“药谷”。据有关统计,目前全国约有各类医药园区多达100多个。对此现象,廖钧平认为中国的确存在部分“药谷”在既无地方资源优势,又无龙头企业支持的情况下盲目上马的现象,但医博城在“中草药大省”广西的资源支持下,将完全避免这些诟病。
廖钧平解释说,之所以选择中药为医博城的发展重点,就是因为地处亚热带季风区的广西是中国著名的中草药产地,拥有多达4600多种中草药物种,品种数量排全国第二位,而且与云南、贵州等医药大省相邻。广西总面积近1.8万平方公里的60多个自然保护区汇集了大量中草药资源,政府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把中草药资源列为广西八大优势资源之一。
此外,广西还拥有一片蕴藏着大量海洋药物资源的宽阔海域,以及总面积52万亩、约占全国栽培面积的1/5的人工种植药材基地。广西现有种植各种药材的药场2.8万个,已形成较大规模的生产基地12个,年收购量最高达1.8万吨,是全国四大药材产区之一。
广西丰富的药源促进了当地制药企业的蓬勃发展。目前广西各市县基本都设有中药制药厂,在全区已形成一个较大的企业群体,包括桂林三金药业集团、广西玉林制药厂、广西金嗓子有限责任公司、广西梧州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桂林天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生产中成药逾650个品种,功能食品近300种,其中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的有272个,占总数1/3。
行业专家预测说,医博城建成后将广泛接纳从事医药产业的企业、与医药产业相关的企业以及支持医药产业的企业入驻,当区域产业集群形成后,一定会产生强大的吸聚效应,吸引国际性大型企业、国内知名企业等一流企业加入,令这个新兴产业集群成为根底扎实、竞争力强的医药产业军团。
政策优势力挺医博城发展
与东部发达城市相比,南宁在信息、金融、物流等服务业方面的发展还不够成熟,这可能对医博城的发展造成暂时性的困难,但廖钧平认为目前政府正在大力推行的泛珠三角经济区,长远而言必将解决这些问题。
业内人士对此表示认同,因为今年9月南宁与广州、福州、南昌、长沙、海口、成都、贵阳、昆明等9个泛珠三角省会城市签署了合作协议,将在信息、交通、经贸物流、金融投资、科技教育、人力资源等13个领域,建立起统一的跨省信息互通大平台、综合交通大网络、一体化产权交易市场等众多城际联合体系。他预料泛珠三角地区的整体发展将迅速提升西部城市的服务业及其它配套设施的水平,医博城也能从泛珠三角的发展中获取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
还有一个政策优势是广西政府的大力支持。2003年的《广西中医药产业发展规划》计划新建一个中药材规范化良种繁育基地、一个现代中药工程研究中心,推进10家重点企业做大做强、加速发展,以企业为龙头建设10个2万亩以上的地道药材种植GAP(国家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基地,目标在2005年末广西的中药工业总产值达到60亿元,2010年末达到150亿。
廖钧平指医博城的兴建适应广西提出的重点发展六大产业的部署,符合国家西部开发的战略部署,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方向一致,发展前景广阔。同时,美国广益作为投资者,也考虑到对于美国医疗保健费用过高,造成影响严重的、长期干扰社会发展的问题,大力引入中草药无疑是解决问题的最好途径。
“美国广益希望医博城在促进中美经济合作的同时,也为促进中美医药文化的交流而作出应有的贡献。”廖均平对此信心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