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济南举行的“中国美容与整形医师论坛”上,不少专家表示,当前医疗美容市场中存在的种种不规范现象,严重影响了大众对美容技术的信赖和医疗美容产业的信誉;为使这个行业健康发展,加强职业道德规范和技术规范建设刻不容缓。
济南市美容整形医院院长张庆国说,20世纪80年代,我国出现了割双眼皮、隆鼻等医疗美容项目,并形成了一股风潮。但由于这个行业刚刚起步,技术人才缺乏,一些医院的五官科、皮肤科等大夫转行到这个新领域。随着社会需求的增加,一些美容院也开始做这些手术,外行人员从事的现象越来越多,加上无序竞争,造成了市场的混乱。美容业的信誉大打折扣就是从那时开始的。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李恩昌等专家提出,医疗美容技术的发展使很多人提高了生活质量。但有许多没有资质的美容机构、没有美容执业资格的医师加入医疗美容业。同时,受不良商业炒作的影响,部分人缺乏对医疗美容基本知识的了解,对其寄予了过高的期望值,从而导致盲目整形,最终出现无可挽回的结果。
中国医师协会美容与整形医师分会主任委员彭庆星认为,医疗美容事业的产业化进程,导致了一个庞大的医疗美容新型行业的形成。在其发展的初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不规范的现象。治理的关键在于全面地、系统地、科学地制订和实施自律、维权、管理及专业技术等方面的行业规范。
国家于2002年出台了《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对机构的设置、登记、执业人员资格、执业规则以及监督管理都作了明确的规定。但相对于美容整形行业的发展而言,这个法规出台得滞后了。2004年5月14日,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分会联合发布了《美容伦理学宣言》,明确规定了美容医学工作者应履行的执业道德准则。但是,李恩昌等人表示,具体的操作实施仍然存在一定的难度,谁来监督、谁来管理、谁来审查,一旦出现问题,美容机构和执业人员应受到什么样的处罚,还缺乏细致的、严格的规定。
专家提出,依法执业,加强执业道德规范和技术规范建设是医疗美容业走向良性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遵循科学的规范和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严格控制医疗美容宣传的范围,关注人的生命和健康,才能促进医疗美容业的健康发展。
(新华社提供,未经许可,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