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上半年的十大“品牌危机”报告

王朝美妆·作者佚名  2011-12-0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事件:

发现“苏丹红”

3月16日,肯德基宣布其新奥尔良烤翅和烤鸡腿堡的调料中被发现含有“苏丹红1号”,国内所有肯德基餐厅已停止出售这两种产品。并将所有问题调料进行回收、销毁。

品牌二强生

事件:

3月中旬,印度食品与药物管理部门表示,在强生婴儿油中发现液体石蜡油。

应对:

强生中国有限公司表示,其产品通过了世界所有权威机构的检测,在中国销售的强生婴儿产品也完全符合中国的有关标准。

品牌三联合利华

事件:

立顿速溶茶被指出氟化物含量过高。

应对:

联合利华方面分两次将立顿速溶茶送往中国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测中心进行检测。3月29日,该中心正式公布立顿茶氟含量全部符合标准。

品牌四卡夫食品

事件:

乐之饼干中含有转基因,但不贴标识。

应对:

出面声明乐之饼干符合中国食品的相关检测标准。

品牌五宝洁

事件:

经检测,其SK-Ⅱ化妆品中含有腐蚀成分。

应对:

宝洁公司搬出SK-II代言人明星刘嘉玲进行声援。虽然宝洁公司擅于用明星做代言人式广告,但这次却收效甚微。

品牌六雀巢

事件:

5月25日,浙江省工商局称黑龙江双城雀巢有限公司生产的“雀巢”牌金牌成长3+奶粉碘超标。

应对:

5月26日,雀巢发布声明称,雀巢碘检测结果符合《国际幼儿奶粉食品标准》。27日,对问题产品撤柜。28日,正式对外公布,出现碘超标质量问题的奶粉批次为:2004.09.21。但拒绝透露生产数量及销往哪些市场。

品牌七高露洁

事件:

4月,国内媒体均在显著位置发布高露洁可能致癌的消息。

应对:

引导舆论,《南方周末》发布《高露洁致癌事件调查:谁制造了牙膏信任危机》,称所谓“高露洁致癌事件”,其实是由于媒体信息传递失真而制造的一起“公共卫生危机”。并由研究人本人发言澄清,正本清源。

品牌八光明乳业

事件:

6月5日,河南某电视台称光明乳业过期牛奶回炉再包装后重新进入市场销售。随后多家媒体报道出现光明“早产奶”。

应对:

在其网站上挂出《光明乳业诚致广大消费者》书,表示道歉。生产线停产整顿、暂停光明商标使用权、相关责任人免职处罚。针对从浙江和上海的“早产奶”事件,寻求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有关规定的庇护。

品牌九哈根达斯

事件:

据《珠江晚报》报道,哈根达斯竟是在深圳某民居改成的某无牌无证的小作坊生产出来的。

应对:

在深圳事发后的第四天,哈根达斯上海、北京中央大厨房就首次向媒体打开。哈根达斯中国区总部在事后通过媒体向消费者致歉。

品牌十格兰仕

事件:

6月8日,衡阳市技术监督局稽查大队发出通知,通知各商场和格兰仕代理商格兰仕涉嫌冒用3C认证。

应对:

格兰仕企划部负责人宣称,按照以往惯例,格兰仕的所有微波炉新产品都能够顺利通过3C认证的。最终,格兰仕高层发表声明:“衡阳市质监局在调查中出具的是普通法律文书,不能代表违法的结论,只有处罚决定书才能是认定事实的依据。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