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岁获硕士学位,30岁获博士学位,32岁成为博士后,38岁晋升为美国终身教授,39岁出任“滇虹”CEO
走在人海中,昆明滇虹药业总经理郭振宇绝对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但就是这样一个看似普通的人,却拥有一份足以令绝大多数人钦羡不已的履历——35岁以前就完成了“功成名就”,39岁以后转换角色又获成功,续写着“海归”的绚烂人生。
到目前为止,郭振宇人生的每一个瞬间都是一段精彩传奇。
1986年,郭振宇研究生毕业后,在云南大学无线电系执掌教鞭,加入了受人敬重的大学教师行列,人生的轨迹已清晰可辨,前途安逸而光明。
两年后,公派留学加拿大的机会摆在了他的面前。他果断地迈出了留洋的步伐。
1989年,郭振宇从故乡昆明赴加拿大麦吉尔大学攻读博士,1993年获电机工程博士学位。1993年至1995年,郭振宇博士在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从事了两年的博士后研究,进入新兴的生物医学工程研究领域,受聘于加拿大最好的医学研究所——蒙特利尔临床医学研究所,任研究助理教授及临床医学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一年后因其在中风和心血管诊断技术方面的杰出贡献,获得加拿大政府设立的博士后奖学金,随后荣获由加拿大政府颁发的“加拿大杰出青年科学家研究奖”。郭振宇成为众人敬仰眼光的焦点。
一段负笈海外的求学生活一度达到成功顶点。
但是,郭振宇却又继续开始了攀登。1996年,他离加赴美,应聘到乔治华盛顿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任教,人生物医学工程系主任,并在该校首创生物医学工程实验室。
在乔治华盛顿大学短短的5年里,他一共开设了10门课程,获11项研究基金,其中Susan Komen基金会的乳腺成像基金在美国国内只支持10个项目,郭振宇因跻身前10名而得到该基金。他先后在国际权威学术刊物及学术会议发表了60多篇学术论文。其中在《IEEE信息处理分册》杂志上发表的《基于Bessel核的时频分布》一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时频变换方法,使医学信号处理、诊断的准确度大大提高,目前这一理论已被广泛应用于生物信号处理领域,这种时频变换方法在学术界被称为“郭变换”;1998年在欧洲《心血管手术》杂志上发表的《三维功率多谱勒血管造影诊断动脉狭窄》一文又引起了国际轰动,他独创用无创血管造影诊断血管狭窄技术,既不用X光,也不用造影剂,除能减少病人痛苦,又能使诊断准确;2001年在《超声医学和生物学》杂志上发表的《用三维彩超定量分析心脏回流》一文,被英国的医学教材录用。郭博士的系列论文,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凭着对学术不懈追求的毅力和超乎想象的刻苦,郭博士成为国际医学成像理论、超声学方面有影响的杰出人物。
除了不断在生物医学工程理论上有新的突破,郭振宇在生物医学工程的实践上也是建树颇丰:几年来,他在医学成像,超声学,智能化医疗仪器,远程医学及乳腺癌诊断技术等方面研制开发出三维功率超声血管造影系统,便携式多谱勒心血管检测仪,基于互联网的远程诊断系统,母体/胎儿监护仪,掌上型无线病人监护仪,集合参数成像设备等6项全新产品,令世界为之瞩目。
凭着令人瞩目的教学和科研成绩,郭振宇受到了乔治华盛顿大学的多次奖励,并被推荐为“美国总统奖”候选人。
事过境迁后的2005年,再来回顾这一切的时候,郭振宇只是简短地说,“在教书的同时,我还要研究医疗器械,我成了乔治华盛顿大学第一个将研究成果由学校自身产业化的教授”。从白手起家到成为开课最多,发表论文最多、研究成果最多、还开发了很多产品的教授,其间郭振宇所付出的汗水和心血已成为历史,但是结果却定格成为永远:在乔治华盛顿大学180多年的招生广告上,只出现过两个人的头像——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和我们的云南老乡郭振宇。在华盛顿机场大厅的广告牌上,郭振宇的笑容温暖亲切,这块以他的肖像及其独创的集合参数成像技术为号召的招生广告告诉人们,“在这里,你可以与世界权威合作攻读你的学位”。
对于一个来自不同意识形态国家的人来说,得到西方主流社会的认同,郭振宇已经成功地登上了事业的高峰,99.99%的人都会沿着这条路一直走下去。郭振宇会选择这条大多数人眼中的坦途吗?
“海归”牵手民企
一个偶然的回乡机会,功成名就的“海归”郭振宇走近了滇虹。自此,他原有的生活轨迹为之改变,云药大军中从此添了一位令人刮目相看的领军人物。
2002年7月,美国乔治华盛顿终身教授郭振宇借到爱尔兰休学术假的机会,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昆明。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这次原准备只是好好晒晒久违的高原太阳的回乡之旅,让他迎来了人生的重大转折。
初识滇虹,郭振宇为这个企业蕴含的生机深深感动——在没有一分银行贷款的情况下,以20万元的个人集资实现了不断向前滚动发展,最终跻身云南制药前5强。
“一个存在企业成长期不少问题的企业,还能做得这么好,太不容易了”。这个企业的成长深深打动了这位美国终身教授的心。他最看重滇虹药业的,是它的机制和企业精神。更让他感动的是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势头及其具有的巨大发展潜力。具体就医药产业来说,云南天然药物自然资源富甲天下,产业发展已有一定基础,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重点扶持,已出台一系列相关倾斜政策,决心聚天下之力,把云药产业打造成继云南烟草之后的又一大支柱产业。可以说云药发展正逢天时、地利、人和之时。
而对于我们的美国终身教授而言,2002年秋天遭遇的问题是:是回到经济文化高度发达的美国继续学术生涯,还是放弃前半生打拼获得的一切,投身与学术界迥异的商界,回到故乡从头开始?
半年的深思熟虑,让郭振宇再一次清楚地意识到,一个有责任感的人无论到何种地方,处于何种生存状况,都不能忘根,忘根就意味着背叛;作为一个有抱负的人,必须清楚自己什么时间在什么环境能最大限度实现自身价值。云南人理当把到国外学到的本事贡献给家乡,为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做点事;云药发展起点低潜力大,较之美国医药产业,云药产业发展好比一张白纸,正好描绘最新最美的图画,回乡创业发展,加入打造云药大产业行列,将是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又一次黄金时机。
郭振宇最终做出了又一个令人吃惊的选择——毅然放弃如日中天的事业,辞去乔治华盛顿大学终身教授,回到故乡,加盟滇虹。这与他15年前漂洋过海到国外深造发展是异时同理——选择最佳时机到最能实现自身价值的地方去谋求发展。于是,当时“海归”中的唯一一位美国终身教授,就任昆明滇虹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滇虹药业立足中国,走向世界,创国际名企的新篇章就此翻开。
郭振宇上任两年内,就让“滇虹药业”在云南制药企业的排名由第5位上升到了第3位,并成为全省民营制药企业老大,企业的利润和上缴国家的税金、职工收入,都创造了最新纪录。郭振宇对健康事业的推动和所取得的斐然业绩,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本人突出的领导力和斐然业绩使其赢得“2003年度云南省优秀民营科技企业家”称号,2004年当选“首届新昆明城市形象大使”,并获“2004年度云南十大最具推动力企业家”荣誉称号。
果敢变革,驱动企业加速度
通过整合品牌、整合营销渠道,规范企业管理,由“海归”郭振宇执掌帅印的滇虹实现了大步向前
2003年,郭振宇接任昆明滇虹药业的总经理,此时,滇虹在云南医药企业中排名第五。2004年,他和他的经营团队把这家企业带到了云南制药企业第3名,在云南销售过亿的8个单品种中,滇虹占据了两席。
从“教书匠”到企业高管,此前从未做过生产营销管理的“海归”郭振宇面临着从认识到观念上的全新突破,他迎来了人生的又一次挑战。
云药是云南省政府继云烟之后大力扶持的又一支柱产业。作为云南药业三驾马车之一的滇虹,从“海归”郭振宇执掌帅印之日起,研究的课题变成了如何做大做强民营制药企业,使滇虹成为云南制药企业的领头羊,并向跻身国内制药名企的目标发起冲击。
郭振宇对此作了充分的准备。在其出任总经理前,对董事会提交了滇虹药业的发展报告——《滇虹药业发展之理性思考》,围绕世界药品市场、国内医学行业现状,分析了加入WTO对中国医药产业的影响;滇虹药业优势与劣势、机会与威胁的战略分析和下一步滇虹发展指导思想及中期主要战略目标等5个方面的系统论证,正式提出在企业的发展上,应遵循“从大处着眼,由小处入手,步步为营,稳中求快”的方针。在出任总经理之际,他破釜沉舟地向全公司员工承诺:2003年的工业销售回款增加7000万元,达到2.6亿元,否则就卷铺盖走人。
郭振宇将上任第一年定为“整合营销年”。当时滇虹在市场上除了皮康王外,还有“康王洗剂”、“骨痛灵酊”、“余麦口咽合剂”等五六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也正在药品市场上拼杀。通过调查,郭振宇发现以“去屑”为诉求点的“康王洗剂”在当时的市场很有吸引力,他决定将“五根手指”变为“一个拳头”,以“康王洗剂”为重点,进行全方位包装,强势推广。实践证明,他的策略是正确的。当年,“康王洗剂”的销售突破了1个亿,成为继“皮康王”之后滇虹又一个支柱产品,而当年滇虹的销售回款达到2.73亿元,“海归”郭振宇兑现了自己的承诺。
2004年,针对营销环节存在的诸多弊病,郭振宇掀起了“整合”风暴,建立了二级分销体系,精简客户,把原来的1万多家客户整合到400多家,让留下来的客户成为滇虹的大客户,开展更多的现金交易,不但保障了客户的利益,也大大降低了企业的风险。年底,这个当初大多数人不理解的决定显现出实效,尽管经销商最终只剩下460家,但是97%实现了现款交易,滇虹的年销售回款从2.7亿元攀升至3.4亿元。
对外理顺营销渠道的同时,2004年郭振宇在企业内部开展信息化建设,实施了企业ERP系统,搭建了数字化管理平台,开展人力资源系统化建设。2004年落实了以绩效考核为基础的薪酬体系,并开展系统培训,成立了“滇虹学院”,郭振宇亲自担任学院院长。
2005年,重塑“康王”品牌。1994年牛刀小试初具锋芒的“皮康王”,到1997年成为全国皮肤外用药的第二大品牌,不法商家为了追逐可观的利润,大量的“李鬼”跟风而来。仅在1995年,全国仿冒产品就达16个,严重影响了“皮康王”的信誉和市场销售。为此,郭振宇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以“快速渗透”的市场策略,推出了新包装“皮康王”,重点突出“滇虹制造”的公众印象,推行品牌营销。新包装运行3个月,市场表现让人欣喜——连续数月全天候24小时生产仍供不应求,而康王洗剂单品种的销售回款也接近2亿元,当年公司工业销售回款3.85亿元。
勇者无畏,2006年的滇虹乘风破浪,进入发展的战略转折期,随着“以药品为主体,以日化品和保健品为两翼”的“一体两翼”产业发展战略的确立,公司正式向市场推出了“滇虹康王”系列日化品,销售一路飘红,今年工业销售回款有望突破6个亿。
在品牌打造方面,郭振宇采取集中力量打造优势品牌的策略,来将滇虹的独家产品一个个做大,使得滇虹药业的品牌经营日趋成熟与理性。公司已经从过去的“经验式”管理,“游击队式”的营销彻底转化为品牌号召力下的专业化营销。
数字最能说明一切,在郭振宇的领导下,滇虹一路高歌前行。
郭振宇担当滇虹药业掌门人3年来,把美国先进的物流管理、营销及市场管理、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引进公司,新的员工薪点制绩效工资考核办法也已经实施,按学历、经验、公司工作经历、职务、能力给予综合评分,上不封顶,极大地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在他的引导下,滇虹营销队伍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从游击队到正规军、到兵团作战的“质变”,以新变化、新成就、新形象、新速度展现在世人面前。
目前新厂区占地面积52亩,有通过GMP认证的1.5万平方米的制剂厂房和5000平方米的提取车间,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设备和检测仪器,其产品远销东南亚等国家。在市场上,“滇虹映象”呼之欲出。
满腔热忱,再写云药传奇
对将不断挑战自己视为习惯的郭振宇来说,跻身云南药企前3名并不是他人生奋斗的终极目标。带领滇虹,向中国药企25强发起冲击,才是他下一个立志要攀登的人生高峰。
成功实现了人生角色又一次重大转换的郭振宇并没有满足现状,他又沉浸在获致事业不断成功的沉思中。
云南医药产业大发展的前期基础已具备。在云南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医药产业已经同烟草、水电、冶金、旅游等产业并列为云南省支柱产业,得到了政策倾斜。按照云南省政府的规划,医药产业至2007年产值目标为100亿元,2012年目标为300亿元,这都令云南医药界人士欢欣鼓舞。在2004年,云南省医药行业的产值是40亿元,滇虹在其中贡献了近4亿元,这些成绩来之不易,但距离2007年的规划目标,未来3年的任务十分艰巨。
云药要发展,应该从何突破?
放眼世界,全球制药市场销售额的4/5集中于仅占世界人口15%的发达国家。全球制药业未来5年将维持7%以上的增长率。目前,国际市场对天然药物的需求日益增加,世界天然药物的年销售额已达300亿美元,中国却仅占3%的份额。目前,几乎所有国际著名的跨国制药公司都开始在中国销售药品,世界排名前20位的制药公司都已在中国投资建厂。韩国、日本等国最活跃的“洋中药”也大举进攻中国药品市场。据统计,目前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人均年药品消费为300美元,中等发达国家的人均年消费为40-50美元,而中国的人均年药品消费不到10美元,这其中的巨大药品消费差别,也是中国13亿人口医药市场未来巨大的消费空间。
近观省内,头戴“植物王国”、“绿色宝库”、“药物宝库”、“物种基因库”等多顶桂冠的云南,拥有高等植物1.8万种,占全国种类的63%,园林植物2500多种、花卉植物1500多种,生长着居全国首位的中药资源。已发掘的云南中药资源有6955种,其中的药用植物6157种,药用动物372种,药用矿物30种。然而,郭振宇认为,如果云南省医药产业过度依赖云药天然生物资源,可能会陷进“资源优势”的误区。
“真的,在发展云药的过程中,我们绝不能陷在资源优势的迷雾中,资源优势并不是一个真正的优势。日本没什么资源,可它的国际竞争力如何呢?现代企业的高竞争力来自于‘到资源最丰富的地方去采购,到资本最活跃的地方去融资,到劳动力最廉价的地方去生产,到全球最大的市场去销售。’仅靠资源优势,凭什么去与人家竞争呢?难道云南药厂以外的厂家来买三七你不卖吗?云南药业一定要实现合理的产业配置,如果现在全云南170多家药厂发展到只有17家,通过加大科技研发力度,通过产业整合才能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直正把云药产业做强做大••••••”。郭振宇认为,作为云贵高原制药企业中的一员,滇虹为云药产业大发展贡献力量责无旁贷;而作为滇虹药业的一份子,为云南医药事业打造一流的药企同样义不容辞。
郭振宇说,如果云药要大发展,出路在于首先要继续打造品牌,聚焦品种,整合市场。其次,云药发展要树立营销挂帅思想。如今医药商业竞争已经进入寡头垄断时期,终端连锁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在这种环境下要研究云药走出云南省,开辟全国市场的问题。第三,发展云药必须加大科技投入。面对尚未得到充分开发的巨大医药市场,内炼内功,外树形象的滇虹药业,正处于天时地利人和的发展环境中,处于云南“好山好水有好药,一屁股都能坐着三棵药”的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中。一场拼实力、拼竞争、拼品牌、拼形象、拼质量的兵团作战之役已经兵临城下,为此郭振宇带领滇虹人已经做好了准备:
借助品牌优势,延伸品牌价值,提高核心竞争力。滇虹已经确立了“以药品为主体,以日化品和保健品为两翼”的产业发展战略,将向日化品和保健品领域拓展作为滇虹健康产业发展的重要和有益的组成部分。对于进军日化,公司决策者早在三年前即进行了充分部署,从市场调研、产品研发、包装设计、市场定位、通路规划,经销商政策制定到按药品生产的GMP标准,严格质量控制等等,一一严格控制、厉兵秣马,志在凭借专业优势,在空间巨大的日化市场占据一席之地。目前首批日化新品30余个品规上市,包括去屑洗发露、护发素、啫喱水、焗油膏、沐浴露系列,甫一露面即受到经销商追捧,此后滇虹再推出了滇虹康王中草药系列新品,除去屑洗发精华液和草本香皂外,六款中草药牙膏也全新上市。“滇虹康王”被业界誉为闯入日化领域的一匹黑马,显示了强劲的生命力。而“康王”在日化领域及至在保健品领域的未来,也显示了郭振宇作为一位成功转型的优秀企业家的商业远见。
“走出去”拓展新天地。为开拓国际市场,滇虹已经在越南、缅甸、美国成立办事处,计划以东南亚为桥头堡,逐步走向世界。与俄罗斯合作方共同成立的“中俄保健品公司”已开始运作,并即将在印度设厂生产制剂。广阔的市场正召唤滇虹人去开拓。
进一步发展渠道通路,促进终端的整合。与很多制药厂自己成立销售公司的做法不同,滇虹并未成立独立的销售公司,产品还是委托给资信好、辐射能力强的商业公司来经销,集中精力练内功而不单纯追求规模,计划在2008年产值达到10个亿规模时,再挺进医药流通领域。
打造创新的企业文化。在滇虹的企业核心价值观里,有一条是“我们的创新为企业获得不竭的活力和动力的源泉”。创新是企业生存的基础,滇虹在理念上、产品上、管理方式和运作手法上,都以应时而生的创新作为第一要务,并持续把培养人才、适应变化、强化执行力作为其获得创新能力并不断创新的必由之途。
历经风雨见彩虹,保持了一贯稳健作风的滇虹已经做到了云南省制药行业第二,中期目标是2008年工业销售回款10个亿,年上缴国家税金1个亿以上——学者出身的郭振宇,在成功地实现了一次精彩的人生角色转换后,以丰厚的学术底蕴,杰出的治企能力,谦逊的待人风格,书写了新时期“海归”创业、报效祖国的绚烂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