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美容”:美丽的“陷阱”有多深

王朝美妆·作者佚名  2011-12-0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3月16日,市民王小姐给本报热线打来电话,诉说自己在逛某超市时被拉住做了一次“免费美容”挨“宰”的经历。记者与“维权使者”张女士随后暗访了“免费美容”。

暗访感受:诱惑重重+舌战围攻

3月19日,记者与张女士来到金地商都附近的一家美容院,在这家美容院前记者故意放慢了脚步,一名妇女很快拽住记者,塞了一张“免费美容卡”让记者前去“感受”。记者持卡来到这家连锁美容院,看到一名年轻的女士正躺在一个像太空舱一样的“帐篷”里,小姐说这是美容院的新型设备,用来蒸发体内毒素以达到瘦身效果,一个疗程2000多元。听记者说“贵了点”,小姐马上说今天店庆、可以半价优惠,记者表示再考虑一下,小姐又说,特价活动到明天就截止了。待小姐去拿毛巾时,那位躺在“太空舱”里的女士告诉记者,怎么这家美容院天天搞活动,而且天天都是最后一天特价啊?原来这位女士也是被告之“特价优惠”!随后小姐开始为记者做美容,整个过程的前半部分是非常热情的,先是打听年龄、家庭、职业、兴趣爱好,然后又夸耀美容院规模大、档次高,多少人在这里一掷千金办了一万多乃至两三万的卡,好像几千元的卡都是小钱。记者表示自己很谨慎。小姐见记者没有动心的意思就开始不耐烦了,不停降低美容卡的标准,从3800元降至780元,最后见记者仍不为所动,突然变戏法似地拿出一瓶精油,“麻利”地打开包装强行要往记者身上倒,并说只卖200元,记者赶紧说不用,小姐非常恼火,气呼呼地将一些白色膏状物糊在记者脸上,然后转身走开了。当记者离开这家美容院时,小姐突然提出要收两元钱毛巾费,看来所谓的“免费”只是个幌子。

维权使者:揭露“圈钱”伎俩

维权使者张女士曾在某家连锁美容院做过美容师,她向记者倒出了美容院的一套圈钱手段和流程。这些以“免费美容”为诱饵的美容院引导员大多活跃在大型购物中心或大型小区,他们手持“免费美容卡”,用“美容院促销”、“今天是免费促销活动最后一天”等理由诱惑顾客,等顾客真的接受了“免费美容”后,美容师就会“突然袭击”,事先不说明某些化妆品不在免费试用范围就拆开包装用在顾客脸上或身上,等到顾客反应过来时已经晚了,小姐们会说这些东西已经打开包装必须购买,待顾客买下这些产品持产品来美容时,小姐又会说这些产品必须和其他产品配合使用,于是顾客又要花钱买下一堆产品,每次去小姐们都会不断推荐新产品或“游说”顾客再加钱办名目繁多的会员卡,就像一个“无底洞”。每当推出一个项目,从美容师到店长等都要接受严格培训,把每个环节该说什么一一教给大家。比如,针对觉得美容师不够专业的顾客,经典语言是:人到了一定年龄,受地球引力的影响,肌肤就会下垂,我们按摩的目的就是和地球引力抗衡;针对用了一段时间效果不明显的顾客,经典语言是:量变可以达到质变……

消费警示:慎选美容院

记者从市消协了解到,近年来随着群众生活水准的提高,做美容的女士越来越多,然而许多问题也随之产生,如一些美容机构一味“圈钱”、以次充好、夸大效果,关于美容消费的投诉近年来已成为投诉热点,而且居高不下。市消协2006年第18号消费警示指出,做美容要慎选美容院。一是要看其证照是否齐全,其医师和美容师是否具有资质;二是要看其使用的设备与美容项目是否相符;三是要看其卫生条件是否符合要求;四是一旦因美容出现皮肤红肿、伤口感染等现象,要及时到医院诊治;五是要保存好美容院开据的票据及所使用的化妆品以便于维权。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