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商总局和广电总局联合发布的“禁播令”生效8个月后,违规的减肥产品电视购物节目死灰复燃。记者近日发现,在午夜零点之后,陕西、青海、河北等卫视“橙魔”、“非瘦不可”、“曲线密码”等减肥产品节目依旧肆虐。而夸大产品效果和采用使用前后效果对比等违规手段,都明显体现在节目中。
在购物节目中,商家均运用广电总局禁止的“效果前后对比”方式。如,试用“非瘦不可”的周小婷小姐一周前体重160斤的肥胖身形刚刚为观众所见,很快就播放她在一周之后减为144斤的效果图。而接下来的王小姐、刘小姐,都有类似的惊人效果。
席卷电视购物的产品在一个时间段多为一个“产品群”。虽然产品雷同,但商家却选择不同的“科学原理”作为忽悠消费者的说辞。如,“非瘦不可”的核心科学原理是采用一种“GH蛋白”。电视节目称,这种蛋白可以抑制人体脂肪的形成,所以摄入这种蛋白就可以达到减肥的效果。而“曲线密码”走传统的植物精华路线,表示产品中含有多种中药成分,如人参、藏红花、芦荟等。
在电视购物节目疗效介绍的环节,众多产品不仅减肥效果显著,而且可以美体、美肤,还能充当全能的保健品。如,“曲线密码”表示,该产品“适用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脂肪肝等人群”。而“非瘦不可”减肥蛋白可以“养肝护肝,保护心脏”。夸大效果的宣传方式已经违反“禁播令”。
2006年7月19日,工商总局、广电总局下发《关于整顿广播电视医疗资讯服务和电视购物节目内容的通知》,规定从2006年8月1日起,所有广播电视播出机构暂停播出介绍药品、医疗器械、丰胸、减肥、增高产品的电视购物节目。工商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一些医疗机构在广播电视医疗资讯服务节目中隐含保证治愈内容、夸大诊疗效果、利用专家和患者名义作证明等,误导患者。这侵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影响广播电视媒体的社会公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