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新野发现清朝《汉桑题咏》刻本

王朝科普·作者佚名  2007-05-1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新华网郑州5月7日专电(记者 李丽静)河南省新野县日前发现了一本清光绪年间的《汉桑题咏》刻本,该刻本的发现为研究三国时期的历史、文化和了解清朝时期的民间文化活动提供了史料。

据介绍,新野县发现的这本《汉桑题咏》详细记载了光绪29年中秋节新野文人墨客,为讴歌千年的汉桑树而题诗赋词、举办文化盛会的情景。刻本共28页,封面为“光绪丙午十一月朔,新野汉桑题咏,义阳陶心甄谨署”。扉页为:版存新野县三元堂刷印。正文26页,无标点,繁体字,先为该县廪生刘文祥所写的序,后为歌颂汉桑诗23首。

据新野县志记载:公元206年,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屯兵新野,运筹帷幄以图大业。一天,关羽操演归来,将自己的坐骑赤兔马拴在门口一棵桑树上,随后进屋研读兵书。不料,这匹马把树叶、树枝、树皮啃了个光,桑树干枯而死。而这棵树正是房东张老汉一家养蚕维持生活的树。诸葛亮得知这一消息后,重申了爱民纪律,要关羽栽种一棵树,以示对张老汉的赔偿。关羽就买来一棵桑树,栽在原树穴上,并再三向张老汉赔礼。为了不让这棵桑树再遭损害,关羽还围着桑树建造了一座砖筑护桑城池,久负盛名的“汉桑城”便由此而来。在关羽的细心呵护下,桑树茁壮成长,枝叶繁茂。

《汉桑题咏》文中记载,光绪29年中秋节,新野营守罗冠卿召集社会名流和文人,在营署内的汉桑树下宴请宾客,罗提议每人赋诗一首,以记其况。事后由刘文祥负责整理并为诗文写序。后于光绪32年重阳节雕版印刷,使此盛会及诗文流传于后世。此刻本咏汉桑诗有七律、五律和歌行等。

来源:新华网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