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将建成国家级人工影响天气指挥体系

王朝科普·作者佚名  2007-05-2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新华网呼和浩特5月20日电(记者崔静)记者20日从全国政协常委“黄河沿岸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情况”视察活动中了解到,为有效应对极端性天气气候事件,缓解水资源短缺的状况,中国将于2010年形成以国家指导协调,省、地、县三级协同的人工影响天气指挥体系,大大提高人工影响天气的科技水平。

中国是气象灾害最多的国家之一,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约占各种自然灾害损失的70%以上。随着气候变化影响的日趋明显,极端性天气气候事件增多,干旱、冰雹等灾害严重影响农业发展与中国粮食安全。

为科学利用空中水资源,中国将于2010年建成国家级人工影响天气业务中心,实现全国人工影响天气的决策气象服务、对地方业务和技术的指导以及跨区域应急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初步建成国家级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专用飞机系统、外场综合试验基地。

此外,中国将建成省、市(地)、县三级地方作业指挥、作业监测、作业催化、效果评估的现代化业务系统;完成人工影响天气重点区域作业布局,建成2个示范区和5个重点作业区。

据介绍,到2010年,全国人工增雨作业覆盖面积将达到300万平方公里以上,年均人工增雨量达到500亿吨,并建成以地方为主的飞机、高炮和火箭增雨防雹作业体系。

人工影响天气是指为避免或者减少气象灾害,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在适当条件下通过人工干预的方式对局部大气的云物理过程进行影响,实现增雨雪、防雹、消雾、消云等目的的活动。

来源:新华网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