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将开展第二次冰川资源调查

王朝科普·作者佚名  2007-05-2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新华网北京5月22日电(记者吴晶晶)“中国冰川资源及其变化调查”项目22日在京启动,这是我国开展的第二次冰川资源调查,旨在查清近二三十年来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冰川资源的变化情况。

冰川是我国西部特有的自然景观,我国有冰川46298条,总面积59406平方公里,占全球中、低纬度冰川面积的50%以上。

有研究显示,近二三十年来,我国西部有82.2%的冰川处于退缩状态,不同山区冰川的面积缩小比例在2%至18%。随着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冰川将会持续萎缩,冰川融水径流将持续增加;而随着冰川规模的不断缩小,冰川径流势必又趋于减少,这将对西部水资源、气候、自然灾害等产生重大影响。

据“中国冰川资源及其变化调查”项目负责人刘时银介绍,我国第一次冰川编目工作始于1978年,反映了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初的冰川状况。近二三十年来我国西部冰川已经发生了十分明显的变化。虽然科学家对近期冰川变化开展了一些研究,但由于监测冰川数量有限,目前还无法全面评估西部冰川变化的总体情况,更无法定量评估西部特别是西北干旱区冰川退缩对水资源的影响。

专家表示,冰川是动态资源,定期开展冰川资源调查,建立冰川动态信息档案,是保存可能消失的信息资源的最佳途径。开展新一轮冰川资源调查工作,能够更加科学有效地监测西部冰川灾害,有效评估冰川变化对西部尤其是西北干旱区水资源的影响,使我国冰川学研究迈向世界先进水平。

为配合此次调查,中国科学院也立项开展了“西部冰川变化监测及其影响评估方法研究”,将预测冰川可能发生的变化趋势,为我国冰川资源及其变化调查、冰川变化影响评估提供一套集成的方法。

来源:新华网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