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物化石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历程,古生物化石修复师为这些远古精灵赋予“新生命”的过程辛劳而又充满生趣——
两名化石修复专家正在安徽古生物化石博物馆修复一件古河马化石。新华社记者李健摄
安徽古生物化石博物馆馆藏化石第二批修复与鉴定工程即将结束。古生物化石修复这个不为世人所熟悉的工作开始走进人们的视野。但是,他们是如何开展工作,得以引领我们去触摸那些可爱的远古精灵?
带着兴奋与好奇,记者日前来到修复工作现场。一时间,竟感到有些恍惚。凶猛霸道的恐龙,庞大狰狞的巨鬣狗,迅猛强悍的古鳄鱼,形态各异的三叶虫,婀娜多姿的海百合……这些针飞钻舞尘埃落定之后的古生物化石栩栩如生、千姿百态地“簇拥”在记者周围,使人惊叹不已,不由得赶紧向专家请教:这些与世隔绝亿万年的古生物化石是如何被修复的?
奇妙有趣的“拼图游戏”
来自天津自然博物馆化石修复中心的9位专家大多具有30年左右的化石修复工作经验。他们指着散落在桌子上的细小的剔针、精巧的铁锤等工具,风趣地说:“我们就是用它们来修复化石的。在整个修复过程中,首先要对古化石表面的泥土和尘土等杂质进行清理,使化石呈现出最初的纹理。然后对裂纹进行分析、判断,按照裂纹把碎裂的化石一块一块拼接起来。关键是让每一个小裂缝都能够咬合,就好像小朋友玩的‘拼图游戏’一样,可是因为化石具有不可再生性,这项工作对修复人员的细心和毅力是一个考验。”
安徽古生物博物馆高级工程师周栗引着记者边走边说:“将一块化石从岩体中分离出来,并展现在世人面前需要花费数周甚至更长的时间,而这仅仅是第一步。”走到一个工作台前,记者看到一位工作人员正在对一块古鳄鱼化石进行清理。他左手拿着剔针,右手拿着小铁锤轻轻地敲击着化石周围的石块,不时还用耳吹清理凿下来的杂质,小心翼翼地把覆盖在化石上的那层岩石给剔掉。
“化石医生”的“妙手回春”
据了解,大型化石和小型化石的修复有所区别。大型动物化石一般保存的相对较好,而小鸟、蜻蜓之类的小型动物化石则比较容易受到地质运动的破坏,修复起来难度更高,需要工作人员具有一定的经验和技术,还有耐心。“拼图”结束后,接下来的工作是粘接。由于化石年代距今相隔甚远,不同部位都有程度各异的损伤,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不同的胶水进行粘合,粘接时用胶水宁少勿多。
专家解释说,使用粘合剂就如同给“营养不良”的动物补充能量一样,通过渗透、粘合和加固让它们重新挺起脊梁和伸展它们的身躯。馆内现存的最大面积的海百合化石就是由多块拼接后而粘接成,它在化石里素有“石画天雕”美誉,就是因为图案逼真,特别是其冠如花,茎杆分明,像一幅国画却又好似一面浮雕。有的化石被诊断为“粉碎性骨折”,修复专家就跟“外科医生”一样用石膏为它进行整体修补。患有此“病”的化石一般都是“无精打采”,经过“治疗”后才会重新充满生机。
当今社会崇尚以自然为美,给这些可爱的远古精灵“美容”当然更要遵循真实、自然的原则,否则它们的“双眸”会失去昔日的神采。
一位专家深情地看着快要修复好的古鳄鱼化石,对记者说:“修复过程充满了乐趣。当化石的所有部位修补完成,搭成完整骨架后,为了让精灵们真正的灵动起来,还要对化石的整体颜色进行着色和补色。”他抚摸着古鳄鱼化石继续说,“它们就像我的孩子一样,我要把它们装扮得自然而有灵气,否则只会把原本很有价值的化石毁损或者沦为一件低劣的工艺品。”
再现“侏罗纪公园”盛景
今天,生活在地球上的生物约有三百万种,但曾在地球上生活而最终灭绝的生物远不止这个数目。在地球上生活过的古代生物,一部分在死后被沙泥迅速掩埋,生物遗体和活动遗迹在沉积的沙泥中得以保存,经过千百万年的石化作用,生物的遗骸终于变成了化石。因此要了解生物的进化过程,最可靠的证据就是从地层里发现的古生物化石。为了让记者更明白,周栗还打了个比方:如果把地层看作一本书,古生物化石就相当于书的编页码,清楚地向人类展示着生物从简单到复杂的进化历程。
目前,安徽省古生物博物馆馆藏的各类化石已经接近四万件,且门类较为齐全。工作人员将逐步修复这些化石,争取在2009年新馆建成之际,让这些可爱的远古精灵乔迁新居。那时,“侏罗纪公园”的盛景将在高楼林立的城市得到再现。生活在21世纪的人们可能无法想象远古时期茂盛的森林里和广袤的草原上是怎样一幅令人叹为观止的场景:头部比篮球还要大的的巨鬣狗在陆地上显赫一时,连现在的“森林之王”对之也望而却步;已经灭绝的铲齿象的铲子状下巴上长着一对扁平的牙齿,灵活的长鼻子可以帮助它用铲板铲草;脑袋有成人拇指大小的虾也敢拿鱼来开玩笑,把鱼含在嘴里,玩起“猫捉老鼠”的游戏;崇尚“素食主义”、身长达24米的天府峨嵋龙,似乎在劝说恐龙家族的兄弟姐妹们不要老吃肉食,要防止“三高”嘛……
本报记者李陈续 金振娅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