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前,我师大毕业后在某中学教书,教高二语文。那时,有个班长个子特别高,不像学生,有点像老师。他父亲是我的同事,所以我对他比较照顾,或者说是关心。不知不觉中,我们的关系有点暧昧。
没想到这点破事,竟闹得满城风雨。他父亲也极其反对我们的关系。我教了一年书就辞职来深圳了。
这个男孩大专毕业后,也回母校教书,一直跟我保持着联系,也一直称呼我老师。前不久,他向我求爱,而我在深圳已经经历了两次失败的爱情,对爱情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充满幻想,所以没有答应也没有拒绝。
他与我不一样,虽然已经不是原来那个班长了,但也还是个孩子,还没谈过恋爱。所以他父亲还是坚持自己的观点,不让我们在一起。理由仅仅是,我们是师生关系。
我只比他大5岁。接受这个爱情也许不难,但往后的日子也许不是很平静,如何才能两全其美?
爱不需理由,婚姻需要条件
有人说爱情是一种感情释放方式,也有人说爱情就是成年男女的相互欣赏,而心理学关于爱情的定义则是:爱情是人际吸引最强烈的形式,是身心成熟到一定程度的个体对异性产生的有浪漫色彩的高级情感。
可见,爱是不需要理由的,“女老师”和“男学生”之间根本不存在“能不能爱”的问题,而是有没有爱的问题。爱与不爱与他们的身份来说没有直接关系,重要的是两个成年人的情感倾向是否吻合。
但另一方面,现实社会的痴情男女,往往最后都会自然而然地走向婚姻,而婚姻关系、家庭稳定等等就不光是爱不爱那么简单了。不得不考虑各自的家人、亲友对他们恋爱关系的接受程度。从这个方面来讲,“女老师能不能爱男学生”,最关键的问题还是在于两人是否能够共同面对他们的社会关系、是否能共同面对社会现实。如果你的爱情是指向婚姻的,除了爱不爱他,你再考虑一下他是否是那个能够和你共同面对一切问题的人。想获得就得有付出啊,这也很符合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