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80后”只会风花雪月?在青春文学界激起千层浪,不过是这早熟早慧的一代人的一个剪影。面对婚姻大事,“80后”也足够大胆。狗年第一天,在市婚姻登记处门口长龙里等候注册的新人中,年轻的“80后”为数众多。种种迹象显示:“80后”的“抢婚”时代正来临。比起后辈的张扬洒脱,不少“70后”不得不感叹“后生可畏”。
“80后”:纷纷扔起“粉色炸弹”
“天哪,我又收到了一枚粉色炸弹。”李小姐口中的“粉色炸弹”,实为同龄人的结婚请柬。由于每一张请柬都意味着要出手一个“红包”,所以结婚请柬有了“炸弹”的别称。25岁的李小姐告诉记者,仅保守估计,今年她至少需要参加6场婚礼,操办喜事的多为同学,还有不少是刚踏出校门参加工作的学弟学妹(年龄均在22、23岁左右)。这些准新郎准新娘们,都是标标准准的“80后”。
李小姐坦言,对于同学好友的“好消息”一点也不意外,“从恋爱到结婚,不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嘛。”
据统计,仅狗年大年初一那天,在市婚姻登记处和各区婚姻登记中心注册的新人就有280对。排在长龙中等候登记的新人里,其中一方或双方都在1980年以后出生的人不在少数。
抢婚:赶早的好处也不少
与“三十而立”的传统观念相比,年龄不足25岁的“80后”纷纷步入结婚礼堂,是否为时过早?对此,“80后”自有一番见解。“早有早的好处。”24岁的刘小姐如今已是一位准妈妈,她告诉记者,由于比同龄人早读书两年,所以无论是结婚还是生子,一路都赶早。“虽然我不承认‘抢’婚,但现在还着实发现了早结婚的好处。我和我先生的父母现在都还算年轻,身体硬朗。他们有足够的精力帮我们带孩子,这样对我们的事业发展来说,减少了很多后顾之忧。”
对更多女性“80后”来说,畏惧高龄难嫁是她们早做成婚打算的另一重要理由。来自沪上部分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调查显示,婚姻对女性继续深造已构成一定影响。不少女大学生纷纷放弃读研读博的机会,主要是担心高学历妨碍找对象。而屡次被媒体曝光的大龄白领成婚难问题,则给很多“80后”敲响了警钟,让她们有了“早嫁为妙”的意识。
婚姻:自主选择+理性对待
事实上,无论是在找对象意向明显的交友论坛,还是荧屏前的相亲类节目,相比于“70后”,“80后”的介入时间都相对提早,且表现踊跃。在不少专家学者看来,“80后”“抢婚”,走在“70后”前面,有着更深层次的社会原因。
复旦大学社会性别与发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沈奕斐认为,宽松的成长环境或许是形成“80后”“抢婚”的一个原因。与上世纪60、70年代出生的人相比,“80后”的恋爱环境要比前人好得多,“至少人们不再认为在大学谈恋爱是早恋”。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已摆脱服从分配的“历史阶段”,大学毕业后可以自主选择,这样“80后”恋人“修成正果”的比例也大大提高。
此外,吸取“前车之鉴”是一些刚踏出校门的“80后”考虑婚姻问题的原因。“调查中我们确实发现不少‘70后’持‘先立业,后成家’观念,结果成为大龄单身青年、难以解决个人问题。前人走过的路,对后人必然有所启示。”沈奕斐指出,无论是所谓的“抢婚”、“闪婚”,还是“早婚”,自主选择婚姻是每个成年人的权利。但对已是成年人但又非常年轻的“80后”来说,面对着多元选择,他们也要意识到,需主动承担起随选择而带来的责任和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