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王”赵本山又要演电影了,还是为他量身定做的独角戏,不料立刻有人指责他是“票房毒药”。近年来被冠上“票房毒药”名头的明星越来越多,谋求转型的赵薇、自导自演的徐静蕾、走国际化道路的章子怡、阳光男孩陆毅等无一幸免。明星的身价上去了,但票房号召力却没有与国际接轨。
倒是导演张扬说了句公道话:“在中国有谁能说是票房灵药呢?即使是葛优,一定也要和冯小刚搭档才会成为票房灵药。单就一个演员来说,是不是票房毒药没意思。”
张扬这话还真有几分道理。经过电影市场的几轮沉浮,国内电影的顶尖资源已集中到张、陈、冯三大导演手中,能够在这些大制作中担当主演,即使演技差一点、人气低一点也无损票房大局。收回投资主要靠的是大导演的金字招牌,豪华的幕后制作阵容保证了影片的视觉效果。一旦转战文艺片或者小制作,影片先天不足,“星光”就难以耀眼了。葛优在冯氏喜剧里人见人爱,到了恐怖片《窒息》里还不是空有一身好演技而无施展的余地?
再往深里说,一部电影要想取得好票房,导演、演员是大腕还远远不够,前期的市场定位、中间的制作过程、后期的发行宣传,每一个环节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在市场大环境不健全的情况下,与其一味追究谁是“票房毒药”、苛求演员拉动票房的能力,不如在营造良好的电影文化生态环境上多花点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