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演出有了一切值得人掏腰包的要素时,音乐剧才有底气跟内地观众谈其他。如果缺乏令人信服的操作,即使票价定得再低,也只能被看作有自知之明,因而自降身价。 音乐剧是一种“昂贵”的艺术。朱莉亚·罗伯茨重新“出山”,就选择跑到百老汇“尝鲜”,实质就是为了证明自己的演技。“昂贵”还在表演形式上:除了歌唱满场,也要求情节简单、舞台和演员服装鲜艳夺目。当然,还有昂贵的票价,尤其对内地演出市场来说。在百老汇,50%的观众是到纽约旅游的游客,50%是当地居民。当初百老汇在发展时,纽约市政府就意识到百老汇与旅游是双赢的关系,一方面百老汇是纽约的一个文化标志,是游客到纽约旅游的重要项目。伦敦西区也大致如此。也就是说,音乐剧是人家的一个标签。当我们觉得有必要引进北京市场的时候,需要先破一块地域文化的冰。但在演出市场持续低迷之时,到底该如何破呢? 音乐剧接受的地域差异 北京这几年陆续引进“大型”音乐剧。像《猫》、《芝加哥》、《音乐之声》,包括最近的《西区故事》,可票房都不尽如人意。观众老喜欢问“是不是原汁原味”,2004年《猫》来的时候,凑热闹的人去了一场,对抓上爬下一阵子、唱一阵子的“原味百老汇”并没热烈响应。反观上海,去年底,英国音乐剧制作人麦金托什带着英国戏剧界的浩荡团队,挺进沪上成立“东方音乐剧公司”,促使他下定决心的是《猫》、《音乐之声》、《歌剧魅影》都保持了高上座率,今年的《狮子王》预计上演将超过一百场。 票房相差忒大,源于上海的音乐剧养分比北京充足多了。就像上海的爵士乐,生根发芽花开各区夜场;沪上专门的音乐剧剧场也是小有小玩,大有大玩,正式非正式的班团更是兴趣所在,日日都在“过家家”。就这样渐渐便长大成熟,很能拿出去见人了。而北京呢?连个正式的音乐剧剧场都没有。《猫》来时,只能在音响、视觉都难尽如人意的人民大会堂里搭“窝”;最近的《西区故事》则被安排在“综艺大厅”式的北展剧场里演。然而音乐剧舞台要求很有灵活性,需要安排不同布景,“万能胶”式的舞台并非这种艺术形式发展的正道。 内地音乐剧发展的新机遇? 内地音乐剧的发展,最近倒又有机遇:刚踏入6月,纽约便传来消息,“百老汇亚洲娱乐公司”(BAE)成立,打算3年输出21部音乐剧作品。还计划在中国建立音乐剧学院,培养人才,并创作中国的原创音乐剧。不过,一部音乐剧作品只有反复长期演,才会提高作品的使用率,不浪费资源,获得更多盈利。对于一场都不满座的北京音乐剧票房,现时显然还不是打造原创剧的时机。 我感兴趣的还有,BAE或者以后再觊觎北京市场的外方,有没有意思先给咱们建一两座正儿八经的音乐剧剧场?毕竟当人才有了,戏排好了,最终见父老时,把功夫“原汁原味”呈现,才不负一切努力。当演出有了一切值得人掏腰包的要素时,音乐剧才有底气跟内地观众讲“长期上演”、讲“提前一年预定”、讲“重视培养年轻观众”。如果缺乏令人信服的操作,即使票价定得再低,也只能被看作有自知之明,因而自降身价。 在百老汇如果一部音乐剧的上座率不到85%,就会停演。然而在中国,也许除了上海大剧院,没有任何剧场敢作这样的承诺。但BAE的统筹方“东方百老汇”以保证全国演出的周期总量为先:在每一个地方的演出时间安排是从周三至周日演5天8场,周一周二装台。在大的城市如北京和上海会演几周。一个剧目在全国上演40-50周。盈亏利弊,外方肯定有自己的想头。不管如何,东风有了。剩下的就看这块土壤上是不是万事俱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