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列侬还在,他就65岁了。
1980年12月8日傍晚,纽约中央公园附近,约翰·列侬和妻子大野洋子走进寓所之际,一名年轻男子上前,轻声问:“列侬先生?”接着向列侬先生开了五枪,把疯魔全球乐迷的“披头四”传奇划上句号。
不过几个小时前,列侬先生才为他的新个人专辑替音乐杂志拍了宣传照。宣传照里的列侬裸身拥着洋子,像极一个熟睡了的婴孩。拍照的时候,没有人会知道,不久之后,他将保持着这个姿势,永远不再醒来。这张仿佛预演结局的照片,看来就像不小心完成的遗照。
接下来是1980年12月14日,那是一个美好的日子,仍然是中央公园。成千上万的人涌进公园的草地上,无声地渡过了十分钟。
曾经在许多关键时刻置身历史现场,拍下无数见证的法国著名摄影师RaymondDepardon,那天也在中央公园。通常他总是带着他的照相机,穿梭于神情迷惘的人群中,或者走到事件的最前沿,“咔嚓咔嚓”把那些经典场面记录下来。沉默的图片,记录的却常是最动荡喧嚣的时刻。所有的反抗、革命、暴力、不安,尽收敛于无言的影像里,隐透着张力。
可是这次有点不同,摄影师拿出摄录机,他为眼前的沉默而激动,他想要把这样的沉默记录下来。这时候,图片的静止空间现出了它的局限。当快门擅于把一切喧闹归于寂静以表达永恒的精神,它又如何让已经近乎永恒的万籁无声,显现出其喧闹的内在?于是他舍弃了静态的照相机,选择了能摄取声音与画面的摄录机,把这场静默凝定于流动的光影之中。
那天下午,摄影师走进这些静默的人群,观察、拍摄,不打扰。若不是要记录,其实他更愿意坐下来,坐在他们中间。他注意到,这些人有的还穿着毕挺的上班服,从华尔街那边转过来,有的仍是嬉皮打扮的长发配牛仔裤,看来都是三十多岁的样子。他们不是年少无知的青春乐迷,大多数已是社会的中坚分子,掌有一点或很多的权力,甚至已是各领域的领袖人物。但他们都听披头四的乐曲长大,他们跟列侬一样,曾经迷惘失落,恨透成人世界的伪善,渴望和平与爱。
那天他们来,就像他们更年轻时去听一场演唱会,或许是披头四,或许是别的摇滚乐队。不同的是,他们不再喊叫不再挥手不再高呼“列侬我爱你”。他们闭口无言,甚或合上眼睛,让眼泪温柔地淌下……他曾经带来如此美妙的音乐(如果不说希望或爱),他们如今只能以沉默回应,在沉默里找寻力量。
摄影师把这些细节都摄录下来,他感到自己就是他们。看看时间,10分钟了。人们站起来,开始缓缓移动,向公园外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