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广州5月18日专电(记者郑天虹 赖少芬)随着打捞“南海Ⅰ号”的巨型沉井缓缓潜入海底,“南海Ⅰ号”进入整体打捞的实质性阶段。整体打捞的方式完全保持了“南海Ⅰ号”船体周围的环境,交通部广州打捞局表示,这是在否定另外两个方案后得出的最佳方案。
被否定的两个方案被称为“逐件打捞”和“围堰式打捞”,它们为什么行不通呢?
据交通部广州打捞局党委副书记朱论发介绍,“逐件打捞”是最传统的打捞方式,考古人员直接潜到船上,将文物一件件发掘出来,再把船体拆卸,打捞到岸上拼装还原。但由于“南海Ⅰ号”所在海域能见度低,船体周围有大量淤泥覆盖,很难实现就地考古及船体拆卸工程。
而“围堰式打捞”要把沉船围起来,然后把水抽干,将海底考古变成陆地考古。但是由于“南海Ⅰ号”所在海域水太深,成本太高,而且受天气影响大,考虑到涨潮退潮因素,堤坝高度难以确定。如果抽干船体及周围的海水,“南海Ⅰ号”将完全暴露后被氧化,船体会受到破坏,因此这种方式也难以实现。
为最大限度地保护“南海Ⅰ号”,交通部广州打捞局设计了“整体打捞”的方案,将沉船、文物及周围泥沙按照原状固定在一个钢制沉箱内,一次性吊浮起运,然后迁移到专为“南海Ⅰ号”建造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的“水晶宫”中。
17日入水的沉井分为上沉井和下沉井两部分,下沉井进入海底后将在“南海Ⅰ号”船体以下固定。它主要起两个作用:一是防止“南海Ⅰ号”船体周围的泥土流失;二是当上沉井罩住“南海Ⅰ号”后,在上沉井底部穿梁时,下沉井可起到基础固定的作用。
在上下沉井都到位后,将在上沉井底部穿36根底梁,把“南海Ⅰ号”整个“包裹”起来,让它在海里是什么样,上岸后还是什么样,保持“原生态”。底梁穿好后,将在梁与梁之间加防漏板和橡胶,以确保“南海Ⅰ号”周围的泥沙和水都“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此时,沉井变成完全封闭的“沉箱”,将把“南海Ⅰ号”及周围的水和泥沙共3000多吨一起打捞出水。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