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选秀节目的灵魂是快乐

王朝娱乐八卦·作者佚名  2007-06-0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作者:魏英杰

台上一把一把的辛酸泪,台下抱头痛哭的场面,让人怀疑这根本不是娱乐节目,而是忆苦思甜大会。我相信,“美国偶像”的商业冲动与我们的选秀节目至少一样强烈。但是,商业利益虽无不妥,个人成功也固然重要,不让人起鸡皮疙瘩的欢笑同样不可或缺。

国内类似选秀节目,大多取法“美国偶像”,凑巧,近日看了部分总决赛内容。

看新闻说,那位又胖又可爱的17岁美国女生乔丹·斯巴克斯,以7400万张选票赢取冠军。

不知道是国情有别或其他原因,国内选秀节目都是男女分开的。而我看“美国偶像”,却是男女同台竞技。即便在初选阶段,也不例外。比如在总决赛中,这位黑人少女的对手,就是一名叫莱克·刘易斯的年轻男孩。我就在想,如果这一节目将男女分开选拔,也许在美国会面临一项很严重的批评,那就是性别歧视。哈佛大学前校长仅因为一句“女性在科学和数学上的成就不如男性”,便被视作歧视女性而被迫辞职。

可见,男女平等在美国,已成为不可漠视的一种“政治正确”。至于我们的娱乐节目为何男女分开,不太清楚。但却没见公众对此有何议论。

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美国偶像”无论选手还是观众,固然在意自己或偶像的输赢,也不会不知道,成功意味着拿到通往好莱坞的入门券。但是,他们看上去同样没忘记,这仅仅是一个娱乐节目。他们的哭,他们的笑,由此显得那么率真而不作态。最典型的,应该是前几年出现的那位叫做黄威廉(孔庆祥)的华裔男孩,他那蹩脚唱功、老土打扮以及自信的笑脸,俨然“美国偶像”娱乐精神的标志。

反观我们的超女等选秀节目,台上一把一把的辛酸泪,台下抱头痛哭的场面,让人怀疑这根本不是娱乐节目,而是忆苦思甜大会。我相信,“美国偶像”的商业冲动与我们的选秀节目至少一样强烈。但是,商业利益虽无不妥,个人成功也固然重要,不让人起鸡皮疙瘩的欢笑同样不可或缺。

还应该提一笔,“美国偶像”作为全美人气最高的娱乐节目,主办方似乎并未因此得意忘形。至少,他们并没有忘记“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的公众要求。上个月,“美国偶像”举办了一场慈善晚会,并将善款用于帮助非洲儿童及前年遭受卡特里娜飓风影响的灾民。

在节目的号召下,群星毕集,引起了巨大轰动和感召效应。

然而,我并没有看到大赚收视率和商业利润的国内选秀节目,在这方面有何大举动。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