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科学家:气候的改变导致“中国唐朝衰亡”

王朝家有宠物·作者佚名  2007-06-0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世界范围的气候改变是否导致了古文化的消亡?英国广播公司3日报道称,一项最新研究认为,中国历史上辉煌的王朝──唐朝由于古季风的改变而致其逐渐衰亡。

德国波兹坦地学研究中心气候动力与沉积学科的主管豪格率领的科研小组对雷州半岛湖光岩湖取得的钻孔岩心进行了高分辨率古气候研究。

科学家们认为,通过钻孔获取的岩心样品的磁属性和钛物质可以揭示东亚古代冬季季风强度。他们发现,在过去15000年里,有三个时期的冬季季风很强,而夏季季风很弱。前两个时期是在冰河纪,而后一个时期大约在公元700-900年间。唐朝自公元618年至公元907年延续近三百年。

英国广播公司报道称,唐朝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国力强盛,是中国历史上继汉代出现的又一鼎盛朝代。盛唐的贞观、开元之治一直令史学家们津津乐道。但公元751年唐朝军队与阿拉伯大军激战于中亚重镇怛逻斯,唐军大败后退,唐朝开始衰落。豪格的研究小组认为,最终造成盛唐衰败的是长期干旱和夏日极其少雨的气象原因,因为连年干旱造成谷物欠收,激起农民起义,并最终导致唐朝在907年灭亡。

豪格的研究小组说,同样的气候变化也曾在中美洲出现,影响到玛雅文明的发展,著名的玛雅文明也因此消亡。两者之间有着惊人的类似。此前对委内瑞拉卡里亚科盆地沉积物所作的分析表明,公元9世纪左右加勒比海地区出现了持续100多年的干旱,其中公元810、860及910年更出现了严重的旱灾。而正是在这段时间里,许多玛雅城市荒芜了。

豪格及其科研小组的研究论文星期四将发表在英国科学周刊《自然》上.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