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首饰需求
按美元价值计算,黄金首饰需求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38%,除中国台湾以外,所有国家和地区的黄金首饰消费额都比去年1季度有所增长,总消费额达到了120亿美元,比4年前翻了一番。
按吨数计算,去年1季度印度需求疲软,但今年1季度则增长了48%,大中华区上升了24%,中东上升了8%,土耳其上升了6%,日本需求量则下降了6%。而在印度和土耳其,按本国货币计算,黄金价格涨幅趋缓;日本却由于疲软的日元加剧了黄金价格的上涨。另外,需要关注的是,在许多国家,消费者相信黄金价格上涨大于下降。因而黄金价格的下降成为购买黄金的机会。
促进黄金首饰需求增长的另一大因素,是中国所谓的“金猪年”所产生的影响。人们普遍认为这是购买黄金特别吉祥的年份,由此导致黄金首饰和相关产品购买量急剧增长,消费量比去年同期上升了27%。尤其在2月份春节前后,黄金首饰需求的增势更强。
美国、意大利和英国的黄金首饰需求增幅趋缓,但英国比去年同期小幅增长。分析表明,在不以投资为主的黄金购买环境中,预算有限的消费者认为低档黄金首饰价位高,制造商便削减首饰的含金量,以维持其零售价位。而中高档的黄金首饰需求则保持旺盛势头,金价的上升反而会推动此类黄金的消费。
3、工业需求
今年1季度,工业和牙科对黄金的需求较稳定,按吨数计算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按美元计算增长了18%。电子产品对黄金的需求自去年开始强劲增长,今年1季度按吨数计算的黄金需求相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间接反映出全球半导体产品销量增长。其中,中国、韩国等东亚国家继续占据需求的主导地位。
1季度,牙科的黄金需求按吨数计算比去年同期减少了4%。一些国家或需求稳定,或需求下降。而烤瓷牙技术的进步、牙科在合金中更多使用便宜的钯和贱金属、以及某些国家减少医疗保健方面的经费等因素,将使牙科对黄金的需求不断下降。
4、市场供应
今年1季度,黄金的总体供应状况仍比较紧张,与去年相比,供应量下降2%。全球大型金矿公司大幅度减少了产量,对市场的总体供应量只增长5%。
官方售金量出现去年1季度以来的小幅变化。大部分销量来自法国和西班牙两个《央行售金协议》的签约国。此外,印度尼西亚在2月份减少黄金持有量。总体而言,其他央行的合计黄金持有量出现的变化很小。再生金供应量为262吨,比一年前减少13%。黄金的高价位促使人们不断抛售旧的黄金首饰,但是,由于金价没有上升到新的水平,黄金流量在一定程度上低于去年上半年。
5、大中华区
中国内地今年1季度,中国内地的黄金需求增势异常强劲。黄金首饰需求量按吨数计算,比一年前增长了27%;按人民币计算,黄金首饰需求比去年同期提高了44%,黄金消费总需求则增长了48%。
不过,人民币的逐步升值一定程度上使得金价的上涨势头有所趋缓。目前,金价仍然低于去年5月的最高价位,但人们对金价未来走势趋于上涨的预期支持了黄金需求的增长。
今年是所谓的“金猪年”,许多中国人认为在“金猪年”购买黄金是吉祥的。在春节之后,黄金首饰的需求仍相当旺盛。1季度非常抢手的黄金首饰主要是传统的24K纯金首饰,而非18K的K金首饰。K金首饰更受比较成熟的城市消费者的青睐,但这种首饰在夏季比较流行。
另外,黄金零售投资产品的发展仍然受到增值税等法规的不确定性的制约。但是,有些黄金产品是由非银行金条销售机构、珠宝商和某些地方银行出售的,仅此,就使得1季度的黄金投资产品需求量达到了8吨,比上年增长了一倍。
香港地区与去年同期相比,黄金首饰需求上升了17%,加上净零售投资出现了从负到正的小幅转折,消费者的黄金总需求增长了30%。“金猪年”的效应也使香港在春节期间的黄金需求特别旺盛,甚至存货出现短缺。
台湾地区经济增长缓慢,消费者的信心降到了6年来的最低水平,同时经常发生信用卡债务,这些因素造成了台湾地区购买黄金首饰和其他奢侈品的疲软环境,黄金首饰的消费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3%。为应对信用卡危机,银行还强化了向低收入者发放信用卡和信贷额度的限制性规定,在实际上降低了购买力。
但是,中国内地和香港地区购买黄金的前景仍然看好,使台湾地区金价存在合理上升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