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容请见:http://blog.csdn.net/james999/archive/2006/07/23/965712.aspx
(二)内容请见:http://blog.csdn.net/james999/archive/2006/07/24/970709.aspx
(三)
应用厂商,真的需要自己研发平台的吗???
就我个人来说,我不是非常赞同纯应用厂商花费重金研发自己的平台。一个成熟的平台,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沉淀,当然也就意味着高额人力成本的投入。—— 但是我也不得不承认,就目前国内的软件环境,独立的平台提供商很难生存,而应用开发商也不得不投入人力物力研发自己的平台。
作为应用厂商,其应该擅长的是:客户市场、客户需求、客户业务;提供应用解决方案、项目开发过程体系、项目开发团队,而不是“平台研发”。另外,项目型开发团队的管理和研发型团队的管理差别是非常大,对于一个尚属于发展时期的应用开发商来说,在有限的组织结构内维护这么两套研发体系是不健康的。—— 但是,应用厂商为什么会选择耗费成本,投入到高研发的“自主平台”中呢?
国内现实的情况就是这样:众多的应用开发商,越来越热衷于在自己的组织结构内设立平台研发之类的部门,以研发“具有自己应用特色的平台”,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有几个充满诱惑力、而又不得不的原因:
(1)美其名曰“增强技术核心竞争力”,国内的应用软件供应商,都有一个很明显的“做大、做强、做全”的情节。而国内的客户,也是在选择供应商的时候,也是非常倾向于“拥有自主平台”的供应商。
(2)美其名曰“减少项目开发成本”,我们都承认,一个合适的平台,可以有效的提高项目开发能力,宿短项目开发周期。但是,很少有应用开发商,深入的思考:这个合适的平台,真的需要自己开发吗?开发的代价、维护的代价,到底有高?
(3)美其名曰“拥有的定制化的自主性”, 毕竟,对选用第三平台的应用开发商来说,最担心的情况就是,一旦客户的某些需求不能够满足怎么办?
但是这样一个软件环境,并不利于国内软件技术的积累:
(1)应用开发商,在做自己的平台的时候,绝大多数考虑的首先是“短、平、快”,这就会造成他们的平台研发,很大程度上是没有多少深层的预研。将一些项目的共性部分,堆砌在一起,就对外宣称是“平台”,这样的平台在国内不是少数。—— 这就造成,这样的平台,其生命力是非常脆弱的,被复制性和被超越性都变得非常强。同行之间的技术竞争性、差异性则变得非常脆弱。这样的平台,虽然短时间可以提高一定的生产率和客户认知度,但是却很容易被竞争对手超越。
(2)平台的研发,其开发模式和研发周期,都不等同于“项目型管理”;所以国内的绝大多数应用开发商,虽然会为自主平台投入资本,但是少有“持续稳健的投入”。毕竟,对于应用开发商来说,“平台”是个很大的成本中心,“为成本中心再投入成本”,对于很多应用开发商来说,是下不了太大决心的。
(3)开源也让应用开发商对“平台”的热衷度增加不少,大量使用开源和依托开源,是绝大多数应用供应商的第一平台研发策略。却很少有应用开发商去真正思索,这个开源,到底合适不合适。
总之,大多数应用开发商,其所谓的自主平台,层次和技术含量是很低。一方面这样的技术核心竞争力很容易就被其他开发商超越;另一方面,很难有持续而有稳健的研发投入和研发深度。
当然,也有些应用开发商,平台的规模性、投入性也是很大的,比如浪潮、神州数码等等。但是,即使这样的一些应用开发商,他们平台技术含量,跟纯正的平台开发商相比,也是存在相当大的技术性差距的,比如起步科技(原思维加速)、普元等等。—— 当然,有些人会反驳了:这些平台厂商不是生存的很艰难吗? 的确,这些平台厂商大多迫于生存压力,转型或转向应用,但是单纯从技术角度衡量,他们对于研发的投入深度,是一般应用开发上无法比拟的。
但是,目前国内的市场、软件行业,还没有形成有序的软件层次链。但我想,那些平台供应商们,为国内软件的技术发展,至少做出了一些探索。希望这些探索不要被淹没。当然,希望经过一些年的发展和淘汰,能够从应用开发商中,逐步诞生出一些“专业型的平台供应商”,以弥补国内在这一层次的严重匮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