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的烷基脒类杀菌剂在杨凌中试成功

王朝科普·作者佚名  2007-06-0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无公害农药研究服务中心承担的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新型杀菌剂丙烷脒中试与示范”,转化期间获得两项国家发明专利,属国内首家合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烷基脒类杀菌剂。其产品丙烷脒对作物灰霉病防效高,用量少,成本低,使用安全,具内吸杀菌活性,并对作物生长有一定的刺激作用,是一种全新的无公害杀菌剂。

项目执行期内,建成了年产丙烷脒原药10吨,制剂200吨的丙烷脒中试生产线,经过多批次生产性试验,完善了丙烷脒合成工艺条件、“三废”处理工艺、溶剂及副产物回收工艺,制定了丙烷脒生产操作规程,使丙烷脒的合成收率从65%提高到85%,生产出符合质量标准的丙烷脒原药8吨,2%丙烷脒水剂58吨,建立了丙烷脒的市场销售网络,市场销售丙烷脒38吨,实现销售收入144万元,推广使用面积190万亩,有望成为杀菌剂类农药的主导产品。

新型杀菌剂丙烷脒对蔬菜灰霉病防治效果明显,目前由于保护地蔬菜面积的逐步扩大,灰霉病已成为蔬菜的主要病害。常用杀菌剂已产生不同程度的抗药性,防治效果下降。丙烷脒在6-12g/亩用量时,可有效防治番茄、黄瓜、草莓等作物上的灰霉病菌,防效达80%以上,尤其适合温室大棚等用药强度大、环境相对封闭场合的病害防治。新型杀菌剂丙烷脒以其高效低毒,对环境友好的显著特点,规模化生产及产业化应用后,对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促进绿色农业发展,保障人们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在国内市场应用前景广阔,具有进入国际市场的条件和潜力,必将取得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来源:科技部网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