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市场营养学家们经常把食物的酸碱性放在嘴边,最近更是衍生出了“酸性体质”这个说法。虽然借着医学名词的幌子出来招摇,但是正经的医学书上并没有这种提法。
当然,我们不能因为一个概念过于新鲜就犯保守。
来看看“酸性体质说”的常用论据吧,不难发现经不起推敲。
“一般初生婴儿都属于弱碱性体液”,但是“随着体外环境污染及体内不正常生活及饮食习惯,使我们体质逐渐转为酸性”。“学说”接着指出耸人的事实,因为“85﹪的痛风、高血压、癌症、高血脂症患者,都是酸性体质”,甚至连“SARS病人的体液几乎也都是酸性的”,所以酸性体质是不好的。空穴来风的论据虽然不容易做出断定,但这样的逻辑明显荒唐:既然大部分的人都是所谓的酸性体质,那么疾病患者自然也通常是酸性体质了,这么说来,我们还可以推断出,大部分出车祸的人、大部分离婚的人、大部分的校园杀手,也都是酸性体质。
“当人的体液PH值低于中性7时,就会产生重大疾病,下降到6.9时,就会变成植物人,如只有6.8-6.7时,人就会死亡。”正常人的体液PH值是7.35-7.45,靠着体内强大的酸碱平衡系统进行调节,来维持肌体的正常功能。我不用做实验,就可以预测另一条惊人的事实:当人的体液PH值高于7.5时,也会产生重大疾病,再往上升,就会翘掉。
有了上面的逻辑基础,我们再来问问,酸性体质是百病之源吗?不难想到,过酸性的体质当然能生出百病,但是过碱性的体质同样也能生出百病,平衡系统一遭破坏,自然问题多多。但是,百病都是由于酸性体质吗?
———虽然我们都是懒人,都爱好一站式的服务,但是我想大家不至于去超市买汽车吧。
体内的酸性物质来源复杂。一个大户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水结合生成碳酸,这是体内产生最多的酸性物质,是挥发酸,可以通过呼吸系统的排出而减少。我们吃下的糖、脂肪、蛋白质经代谢后,最终都能产生二氧化碳。
此外,蛋白质分解过程中产生的尿酸、硫酸,糖和脂肪代谢产生的乳酸、β-羟丁酸等,叫固定酸,也是体内酸性物质的重要来源。
既然体内会产生这么多的酸性代谢物,那人体岂不是要“百病丛生”了?放心,我们的身体有一套强大的酸碱平衡系统与之匹敌。首先,体液有一套缓冲系统,包括碳酸氢盐缓冲系统、血红蛋白和氧合血红蛋白的缓冲系统,等等。学过中学化学的都知道,小的扰动根本不能撼动缓冲系统。另外,肺和肾是用来排出挥发酸和固定酸的,这就像是把大批量的危险分子都流放到海外,让体内的平衡系统只需要对付小毛贼。
对于身体来说,平常食物分解后产生的酸碱性代谢物不过是小贼。胃液是PH为1.5~2的强酸,而胰液是PH值高达8.8的强碱,食物经过强悍的消化道后,早就土崩瓦解,哪里还有余性兴风作浪。
只有在酸碱平衡系统遭到破坏以后,体液的酸碱性才成为大问题。如果肺肾出现问题,大量代谢产物无法排出,就会出现酸中毒。这就像体内的治安系统遭到破坏,于是就反了。还有,如果摄入酸性药物(如阿司匹林)或碱性药物过多,也有可能造成酸中毒或碱中毒。对于肌体来说,这是强敌入侵,无法防御啊。可是在平时,国内外环境良好,我们就犯不着为鸡鸣狗盗发愁。
大多数酸性代谢物来自动物性食物,像大鱼大肉。对于过了温饱线直奔发福年代的同志们,我们不提倡多吃动物蛋白,提倡多摄入植物性食物,这是出于饮食平衡的考虑。
从这个角度讲,“酸性体质说”倡导的一些生活方式并没错。但是,拿酸碱系统来吓人就不对了,扯起大旗卖“弱碱性水”,更有狐假虎威的嫌疑了。(姬十三 上海生物学博士)
来源:新京报